新闻延伸
市药监局:将加强抗生素不良反应监测
针对抗生素滥用,有无专门的监管措施?记者专访了市药监局安监处处长黄宝立。
黄宝立介绍,药监局主要有三方面涉及到抗生素的工作,“一是进行不良反应监测,二是组织药师合理用药的培训,还有就是在社会上进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广泛宣传。”
黄宝立说,从去年全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涉及到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1.7%。“但这个数据不能完全说明滥用抗生素的问题。”黄宝立说,这个数据尚未进行内在分析,包括所有牵涉到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其中可能有药品合格、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可能是不合理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甚至有药品质量问题的可能。
黄宝立建议,目前最重要的是公众要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70%到8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多数时候都是心理作用。”同时,他表示,市药监局将加大对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并加强对药师合理用药的培训,希望能通过职能部门与公众一起努力,逐步改变抗生素的滥用现状。(金晓东邓封伟)
相关链接
抗生素使用误区多
除了抗生素能随意购买外,专家表示,老百姓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误区,也是导致抗生素药性越来越弱的重要原因:
误区1:价格贵的较好。抗生素绝对不是越贵越好,比如同一种疾病支气管炎症,引起的病菌就有数十种之多,针对感染细菌的抗生素才是有效果的,而它的价格不过10元钱。
误区2:新药优于老药。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要因病而异。有的老药药效稳定、价格便宜,加上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误区3:见效快的才好。使用普通抗生素一两天后见没有明显好转,换用其他的抗生素,或联合使用其他抗生素。这样的做法将很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其实对急性感染,抗生素一般要用3到5天才能起作用。请记住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
误区4:无规律服用。也许你早已知道抗生素用多了不好,于是经常在病情有所缓解时,便自作主张将服用剂量减少。殊不知抗生素的药效有赖于其在体内达到一定的浓度,如达不到,不但不能彻底灭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那种为了尽快恢复健康而加大剂量的行为,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
误区5:预防性使用。当周围的人感冒发烧或生其他病了,有的人便吃些抗生素,以为可以预防被传染。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不但不能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而且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并且增加产生耐药的机会。
(金晓东吕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