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和义大道夜景
天一广场局部
日湖全景
引语
江、河、湖、港、湾、海……
这是宁波的魅力所在,也是宁波的鲜明特色。
江南水乡与国际大港贯融际会,陆域文明与海洋文明交相辉映,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宁波优势。
站在新一轮竞争发展的起点之上,市委、市政府以国际视野和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制定了加快构筑现代都市的五年行动纲要,吹响了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号角。
剑已出鞘,锋芒毕现。对照先进标杆,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审视自身发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倾听八方声音,有哪些睿智之见可以吸纳?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图已绘,目标已定,全市人民满怀信心、鼓足干劲,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必将使宁波更加绚丽多彩。
权威声音
城市发展提升质量:
从单中心城市转向
多组团大都市区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诸大建:
城市发展提升质量:
从单中心城市转向
多组团大都市区
我是研究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评价的,宁波一直是我关注的城市之一。
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在发展质量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系列的反差性问题。例如,城市的经济增长很强劲,但是市民的生活便利性没有相应提高;各种城市发展指标的平均水平在增长,但是横向间的差距在扩大;城市的物质形态建设很气派,但是老百姓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不高。
相比起来,宁波的城市发展在防止与解决以上反差性的问题上是做得好的。这是我最近十年来基本上每年因为开会、教学要来宁波一两次的直观感受,也可以从宁波已经连续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得以证明。2009年我参加上海世博会有关论坛课题的筹划与咨询,当时就曾经建议过可以把宜居城市的讨论放在宁波。
当然,宁波的城市发展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中国大城市也存在的不足。例如,城市网络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存在差距、中心城市交通拥堵的程度在加剧、城市建设与管理缺少全市域的统筹安排,等等。这为“十二五”期间宁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到2015年,宁波的城市化目标是70%。在国内外城市化研究中,这个数字常常被认为是城市从高速增长的数量阶段转入成熟状态的质量阶段的标志。因此,“十二五”的宁波处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转折点上。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角度来看城市发展的质量或品质,好的城市发展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平衡。一是城市发展的各项社会经济建设应该能够提高老百姓的主观满意度;二是城市的人均经济水平增长不应该导致社会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的增大;三是城市的物质规模建设应该控制在自然环境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四是城市的发展既需要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也需要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市民等自下而上的参与。从这个角度看,宁波的“六个加快”战略也许可以理解为是建设现代都市的广义战略,可以从城市发展模式变革的意义上提高宁波城市的整体发展质量;而其中的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可以理解为建设现代都市的狭义战略,可以从城市空间形态与基础设施完善的意义上提高宁波城市的物质形态质量。
宁波要构筑现代都市,我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供参考。一是宁波要真正从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组团的大都市区进行转化,需要加强中心城区、余慈与杭州湾新区北翼组团、奉化宁海象山南翼组团三个区域之间的功能差别化与积聚化建设,目前的感觉是中心城区的功能多但是分散,南北两个组团则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而有特色的城市功能。二是道路交通设施在构建宁波多组团、网络状大都市区的建设中具有引导性的作用,要让道路交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服从城市空间网络型发展的需要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三是三个功能区域中的各个城市组团应该加强就业、居住、休闲功能混合化的紧凑城市建设,目前三者分离的情况仍然非常严重。四是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不是要大规模建设大楼、大马路、大广场等新的城市形象工程,而是要重点解决老百姓工作、居住、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不方便、琐碎性的问题,很多方面是城市轮廓为既定下的各种修补性、完善性的建设,建设项目的开展需要有老百姓等利益相关者的介入。五是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与相关服务的均等化建设,在宁波现代都市建设中强调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六是要改变当前宁波中心城区三江片与北仑、镇海、鄞州之间,中心城区与整个市域之间城市发展与管理体制上的分裂现象,创建既有地方活力又有统筹安排的管理体制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