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举行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4-19 10:48:49

周建平 摄

  在宁波,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0%的利税、80%的国内生产总值、85%的就业机会和90%的上市公司。

  说民营经济是宁波吸收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产业集群和“走出去”的主力军、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主力军,并不为过。

  近日,本报联合市工商联、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剖析“六个加快”战略中的民企坐标,探寻和挖掘当下民企转型升级之路。

  《经济日报》原总编、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副主席冯并,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阎勤等专家在会上作了专题演讲,并与部分企业家进行了沙龙式现场交流。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参加了论坛并致词。

  四大机遇抢抓转型先机

  “六个加快”是今后一个时期宁波发展的总战略、总抓手和主攻方向,如何在“六个加快”战略的路线图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摆在广大民营企业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上,专家和学者们对民营企业参与“六个加快”战略的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产业、市场、投资、机制等四大转型机遇。

  扩展产业新领域

  “六个加快”战略对宁波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进行了明确,是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导航仪”。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两个需要加大增量投入的新领域。加快创建智慧城市,提出了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等重点建设任务。加快打造国际强港,重点是“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宁波还将大力建设“海上宁波”。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快提升生活品质,则意味着医疗、教育、文化、环保等产业将进一步对民营企业放开。

  这些新领域,市委、市政府将在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先保障,民营企业抓住机遇,提前布点,无疑将获得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

  开拓市场新空间

  市场是企业的命脉。“六个加快”战略的实施,为民营经济开辟了巨大的内部市场和广阔的外部市场。比如打造国际强港,将加快发展液化品、塑料、有色金属、钢材、煤炭、镍金属、铁矿石、船舶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选择性培育进口高新技术装备、重大建设项目设备、汽车、国际消费品等交易市场,建设国家重要战略性物资资源配置中心。

  相关企业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在区域、全国甚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交易平台,市场空间将会“海阔天空”。

  创造投资新机会

  许多民营企业感觉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找不到稳定、可靠的投资项目,“有钱没地方投”。

  根据“六个加快”实施方案,宁波确定了44项重大行动计划、近千个重大项目,需要数万亿元投资。其中打造国际强港就安排了重点建设项目119个,总投资约1048亿元;构筑现代都市,则排出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00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

  这些项目的推进,仅靠政府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具有充沛活力和资本优势的民营企业,才是真正的主力军。为了拆除产业准入的“玻璃门”,我市已经明确了拓宽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的渠道,尤其是一些经营类、事业类项目。这将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

  增添机制新活力

  “六个加快”中的每一个“加快”,有大手笔、大项目、大投资、大发展,这就倒逼民营企业不断创新投资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

  比如,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就要创新投资开发模式,可以实行产学研资一体化合作,可以加强与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合作,也可以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成立投资联合体等,来承接大项目。

  “六个加快”需要一批规模型、实力型、总部型、跨国型企业,这就促使民营企业优化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宁波打造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产业基地、创新载体和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这也为民营企业在科技、人才、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记者朱 宇俞永均)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