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4-22 10:48:46

北仑岩东污水处理厂

治理姚江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过去五年,宁波“绿色文明”的快车稳健前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基本实现,环境污染整治成效明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了长足进展……

  未来五年,宁波将迈向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然而大气环境质量下降明显,地表水功能达标率相对较低,污染增量继续扩大,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仍令人担心。

  作为资源小市,宁波环境承载容量有限,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成为最直接带动力。

  根据《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宁波将通过五年努力,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低碳经济加快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15年的宁波,将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与民生改善需求相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015年的宁波,一幅山青水清、天蓝地绿的江南水乡图将呈现在众人面前。

  素描:八大目标勾勒“绿色宁波”

  作为资源小市,宁波不仅要补好工业文明的课,同时还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即通过一批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项目,催生以低碳技术运用为特点的生态环保产业,促进消耗资源环境的粗放型发展向有效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具体来说,生态城市建设有八大目标。

  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比2010年提高20%;单位GDP水耗控制在36立方米/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5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系数达到0.58;全市原煤消耗量力争控制在“十一五”末水平,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主导农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种植面积比重在50%以上。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9年降低15%,铁矿石烧结、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废弃物焚烧等重点行业单位产量(处理量)二噁英排放强度比2008年消减10%。

  环境质量较大提高。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70%;劣Ⅴ类水质比例控制在15%以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9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分贝。

  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村达到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5%,其中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村覆盖率大于9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重点企业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5%,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飞行监测”达标率在8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在97%以上;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到100%,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生态有效保护与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50.5%,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在18%以上;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需治理与修复的废弃矿山治理率在98%以上,农村生态葬法覆盖率在98%以上;重要水域、海域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

  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有效运行,建成大气复合污染监控网络,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的现代化环境监控体系;环境监测、执法监察(环境应急)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生态文化逐渐普及。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率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和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绿色系列”创建覆盖面持续扩大,生态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试点和各类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明显成效,8个以上的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3个县级市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环保模范城市。

  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进一步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考评机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领域的机制和制度政策创新积极推进,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全面实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地方环保法规体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