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世纪牛校走出无数名师高才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5-03 10:43:50

  牛校·高才

  作家於梨华:想回镇中当英语教师

  於梨华是镇海中学46届毕业生,著名的旅美作家,她的作品被称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1977年、1986年,2001年,於梨华三次访问母校,故地重游,不禁涌起了无限的依恋之情。

  1977年夏天,她向镇中前校长、她的表兄李价民先生详细地询问了学校的发展情况,深情地说:“退休以后,我来镇中当个英语教师,欢迎吗?”

  1986年6月10日,於梨华又一次来到母校。在休息室,她接过初中时代的学生档案,翻到载有自己履历的一页,一位女友指着她的照片开玩笑说:“多像大饼。”於梨华马上风趣地反驳:“介秀气,哪里像大饼!”道地的乡音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一位大作家,在故乡、在母校,哪里感觉有一点名人的矜持。

  镇海中学的求学生涯给於梨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回忆过去那一段岁月:

  “在所有的先生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年级级任导师王淑如。王淑如先生是教国文的,人生得洁白颀长,很怕羞,平时不大说话,上课时口才却很流利。每堂课都讲得有声有色,同学们都爱戴她,我尤其受她很大的影响,以做老师的资格来讲她是最适合的了。

  同时,初中的功课也需要花全副精力去应付,尤其是我,天生没有理解力,对数理方面惧之若神,一天要花很多时间在一个题目上,还解不出来。幸好有定基帮忙,第一学期的成绩单上总算还没有红字。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镇海就沦陷了。王淑如先生都还在,这给我们一个大安慰。课程中加了日文,由一个留日的文学界里已很有成就的文人来教。国文的课本重新选择过,多半是一些歌颂日本人的文选,千篇一律,上得十分倒胃口;幸好王先生给我们出的题目还是和从前一样,十分挑逗文思的,如‘我的童年’‘梦’‘秋天的落叶’‘家人归来’等题目,给我们很多发挥想象力的机会,而使我们暂时忘却不愉快的现实。

  王先生年龄比我们大得多,但是她的心好像与我们的很相近,有时我们去她寝室交作文,她和我们随便聊几句,都是直钻我们心坎的。她人生得不甚秀美,可是态度很娴雅大方,对我们有一股天然的亲切,好像我们是属于她的。我们有什么心烦的事去找她,她不见得都能为我们解决;但她能宽慰鼓励我们,减轻事态的严重性。我在镇中的头两年生活还过得很有意思,多半是因为晓得王先生在我身边之故。”

  镇中三院士:李志坚、贺贤土、沈自尹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镇海籍的有26位。曾在镇海中学就读过的有三位:中科院院士李志坚、贺贤土、沈自尹。

  李志坚1928年5月1日出生于镇海柴桥,1944年毕业于镇海县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微电子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贺贤土,1937年9月28日生,祖籍浙江镇海。1954年镇海中学(原辛成中学)毕业后,求学于宁波一中。长期从事核武器物理、核理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研究。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物理研究与设计以及核武器物理实验室模拟研究中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1996年~2001年,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2001年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

  沈自尹是我国著名的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中医治病重视辨证论治,“证”是中医学术精华所在。沈自尹40年如一日,以“证”的研究为主要突破口,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我国在“肾阳虚证”实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开拓者。

  东南商报记者 卢科霞/文 刘波/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编辑: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