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海呼吁
梅农切勿“杀鸡取卵”
记者在福建龙海市农业局网站看到,网站在5月10日发布了一份《致全市杨梅果农朋友的一封公开信》。
信中称,有部分果农盲目追求采收期提前和市场卖相,滥用药物催大催黑来欺骗广大消费者,不但影响杨梅品质、口感变差,而且导致杨梅树体衰退,这种行为是只顾眼前利益,是“杀鸡取卵”。
龙海市农业局称,为保证杨梅果品质量安全,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在杨梅果实生长期严禁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采果前15天禁止使用农药。果品外运保鲜过程中,严禁使用非食用性防腐剂。
龙海农业局公布的严禁使用的毒高残留农药有:甲胺磷、甲拌磷、水胺硫磷、1605、三唑磷、氧化乐果、异丙磷、苏化203、杀螟威、磷胺、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呋喃丹、砒霜、溃疡净、五氯酚、401、氯化苦、氯丹等。
在慈溪检测出的水胺硫磷正是其中一种。
两批次福建杨梅测出高毒农药
慈溪食安办公布的福建龙海杨梅农药残留检测表中,出现了敌敌畏、乐果、水胺硫磷、百菌清、三唑磷等8种农药残留物。其中水胺硫磷毒性为高毒,百菌清为低毒,其余均为中等毒性。
检测报告中,两批次杨梅检测出了水胺硫磷,残留量分别超过对照的“苹果农残国标”14倍和5倍。
资料显示,水胺硫磷对人畜口服毒性很高,能通过食道、呼吸道引起中毒。
按照余慈市民的习惯,杨梅一般不清洗即可食用。因此外地杨梅上的残留农药很有可能进入人体。
据了解,杨梅采摘后一两天内就会出虫,福建杨梅运到宁波果蔬批发市场就要十多个小时,再辗转批发给商贩销售,不采取措施很容易出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