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基层社会管理,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举足轻重。
然而,由于干群之间缺乏沟通、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难以融合等原因,群众办事找人难、矛盾上访化解难、流动人口管控难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
但这些难题在鄞州区得到化解。“解法”归纳起来,只有两个字——服务。
便民服务催开和谐花。去年至今,该区近4万起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率一直稳定在99.97%。今年以来,全区到市级以上信访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2.8%。
日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对鄞州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批示中央综治委将此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
【现象】群众办事找人难
【破难关键词】民事“全托”
传统的社会管理“管”字当头,干部对群众要求多、服务少。群众办事找人难这一全国性难题,在鄞州也不曾例外。
“老百姓外出办事摸不着门道、找不到人是常事,要是再缺个啥证件,一件事办下来不知要跑多少趟。”集士港镇党委副书记朱伟军说,“群众办事不顺心,就会埋怨干部,关系怎么融洽?”
2008年6月起,该镇广昇村率先在全区建起了村民事务代理中心,向村民和流动人口承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残疾人证等18种需要出村办理的手续、证件,都可交村干部代办。
随后,这项便民创新在全镇19个行政村普及,38名专职村干部分两批,轮流坐班接待群众或外出跑腿服务。近3年来共帮群众办事6300余件,满意率100%。
近日,广昇村58岁的胡师傅拿到村干部王鲁艳送上门的医保卡后高兴地说:“我有白内障,腿脚也不方便,小王听说我医保卡丢了,主动帮忙补办,我打心底感谢。”
去年10月,化解基层社会管理全国难题被列入鄞州区委、区政府社会管理创新重要课题,“集士港经验”得到官方版本的放大。在全区推广的便民服务承诺中,关键一条就是要求各级干部接待群众办事时承担首问责任,有条件的应帮办、代办。
如今,鄞州区、镇、村三级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388个行政村中已有380个实现了民事“全托”。今年6月底前,该区村级便民服务将覆盖全部行政村。
群众张嘴,干部跑腿。正因为有了这样贴心的服务,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话语权”越来越有力。去年以来,鄞州区矛盾纠纷化解率一直高达99.97%,其中九成以上在家门口就地调和。
与此同时,镇乡(街道)设立了更规范的公共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包括办理就业、劳保、医保、社保等数十项内容的“一站式”便民服务。
【现象】矛盾上访化解难
【破难关键词】陪访代访
五乡镇在前年的全区信访考核中倒数第一。去年,该镇率先实行村、镇两级干部陪访、代访制度后,当年考核成绩跃居全区第一。
“这样的‘大翻身’绝非偶然。”鄞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国定说,面对上访群众,各级干部不是简单阻止,而是积极帮助他们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群众的诉求落实了、困难解决了,越级上访、群体上访自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