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校车超载19座客车塞了75人 司机还无证驾驶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6-22 07:17:53

  真相

  超载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

  “超载的现象应该说是存在的。”宁海县公管所运管股叶先生说,主要还是与运营成本有关。他说,目前宁海县用于接送孩子的学生专用车一般都是19座的普通中型客车,有些幼儿园、学校接送孩子的人数有点不上不下,开两趟嫌少,开一趟又嫌多。为了节省各种成本,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孩子居住比较散,幼儿园收费又相对低一点,更要“开源节流”。

  像没有备案的这辆专用接送车,一旦备案,就得按照客运车辆标准进行管理,光是每年交纳的保险费就会比没备案时多一倍。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备案、偷偷开、大量超载等现象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据宁海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宁海目前的学生接送车主要由社会车辆和学校自备车两部分组成。考虑到这些车辆会因节省成本的缘故而超载,政府还专门对这些车辆进行了补贴,而且时不时与运管、交警部门进行联合整治。“但就怕有人伸黑手,防不胜防啊。”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这样的超载行为,除了司机个人会受到交警部门的严厉处罚外,真正应该为超载承担责任的幼儿园和幼儿园老板却并不会为此付出多少代价。正因为违法成本太低,黑心老板们才会不顾孩子们的安全,一次次去动这种歪脑筋,导致这种超载的“黑校车”一次次被查处,却最终屡禁不绝。

  “如果查到幼儿园或是学校用‘黑校车’超载,一次处罚个五万十万元,查到两次,这家幼儿园和学校停办整顿,那么那些黑心老板就不敢再动这种脑筋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幼儿园家长建议说。

  思考

  让孩子们路上更安全

  昨天下午,记者就学生接送专用车问题采访了市教育局基教处的何健明处长。据何处长介绍,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的学生上下学主要依靠公交车、家长接送、自己骑自行车等方式来解决。

  各县(市)区使用学生接送车辆的情况则较为普遍,像北仑、镇海主打“公交牌”,通过学校与公交公司签订协议的形式,让公交车完成接送学生的任务;奉化、象山、宁海则将社会车辆组织起来,参与其中,通过与社会车辆所在公司签订合同形式,加强监管。可惜至今也没有一种相对规范统一的方式来处理。

  “这些方式几乎都是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根据各地经验以及财政力量摸索出来的,当然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何继续完善安全措施,让孩子们路上更安全确实是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何处长说。

  有些市民对国外的校车十分羡慕,而最近省内的德清县花了近2000万元购买专用的美式校车也值得推荐,但何处长表示,市民的想法可以理解,然而从目前看来,并不适合实际情况。从现实来讲,公交化应该是一个趋势,如果有政府的努力,出台一些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再加上运管、交警等部门的配合,学生专用接送车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保证学生的安全。

  宁波晚报记者 徐叶 通讯员 周衍平 徐仁滚 陈伟东 李仙蒨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