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修人肖像
异地重建的修人故居
修人故居
修人亭
人物简介
应修人(1900-1933),现代诗人,原名麟德,字修士,后更名修人,笔名丁九、丁休人等,慈溪赭山应家河塘(今属江北区慈城镇半浦乡)人。1922年与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等在杭州成立中国第一个新诗社——湖畔诗社,并合出诗集《湖畔》、《春的歌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赴苏联留学,1930年回国后从事文化工作,并加入左联,曾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1931年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33年在上海因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而壮烈牺牲。其作品有童话《金宝塔银宝塔》,以红军根据地故事为题材,是在国民党统治区作家中写红色根据地题材的第一人。另有作品《修人集》。
修人记忆遍半浦
修人故居、修人学校、修人纪念室、修人班、修人亭、修人碑……111年过去了,应修人,这个曾经在慈城半浦这片浸润着浓重文化气息的土地上呱呱坠地的独生儿子,不经意间离开我们也已将近80个年头。然而,时间的长河并不能冲淡人们对烈士的印象,人们没有忘记,这里处处以烈士之名命名的事和物,时刻都在诉说着后人对这位浪漫而刚毅的年轻烈士的纪念、缅怀和追忆。
因为故居所在的后洋村已整体迁移,变成了一片瓦砾,为了保护那座木结构的二层楼建筑,人们一砖一瓦、一木一石地把修人故居小心翼翼地化整为零,又在几公里外的一处开发区域内原型再现;随着学校的整合归并,修人小学升格为修人学校,每年每个年级都会评选出“修人班”;除了修人碑、修人亭上那促人奋进、铿锵有力的一字一句,宽敞明亮的修人纪念室内,烈士的画像、作品等这些也无时无刻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永垂不朽的伟人事迹。
善良敦厚的小男孩
1900年,应修人出生在一户贤良夫妻的家庭。父亲应庆泰,起先在宁波一家布店里做店员,后来在村里开了一爿小布店。母亲则是一位温柔善良而又贤惠的妇女。或许是慈城一带儒雅敦厚、善良温和的地域风貌浸透在他的骨子里,亦或生长在淳朴、本分的家庭环境中,应修人从小就特别善良,同情乡里的穷苦人家。
有一次,一个穷亲戚向他母亲讨条旧被里子,修人就对母亲说:“不要将旧的给他,旧的一用就要破的,破了他们就没有了,还是到阿爸店里去买点新布来给他吧,让他可多用几年。”
提起这段老人们口口相传的往事,同乡人应老伯依然如数家珍。“其实当初谁也不会想到,这么一个儒雅、善良的小男孩,在不久的将来竟能经历白色恐怖、腥风血雨的考验,成为一位宁死拒捕、铁骨铮铮的勇猛斗士。”他说。
创办上海通讯图书馆
1914年,14岁的应修人在杨陈村小学毕业了。修人离开家乡,到上海福源钱庄学生意。在学徒期间,由于他勤奋刻苦学习,不但学会双手打算盘,而且能一心两用,在晚上边撮煤头纸边看书。他看古诗,也看《新青年》、《少年中国》等杂志,李大钊的《青春》、《今》等文章,并专门备有一只“修人书箱”。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爱国热潮席卷全国,上海各界群起响应,应修人在福源钱庄成立了十人团,提倡国货,积极募捐,支持正义斗争。经过五四运动的锻炼,应修人更加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籍。他收藏的书,除了自己看外,还介绍给青年同事看。十几个青年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后来参加读书会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应修人倡议把每人的书集中起来,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他们分工协作,选地点,挑书籍,起草规章制度。
1921年5月1日,上海通讯图书馆成立了,主要由应修人等管理。之后,藏书从300余册增加到2万多册,他们决定图书馆对外开放,同时成立图书馆共进会,不少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纷纷加盟其中,如恽代英、杨贤江、郭沫若、潘汉年、郁达夫等,成为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进步图书馆。应修人等人以图书馆为根据地,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少青年就是通过上海通讯图书馆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此期间,修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