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浙东小延安”余姚市梁弄镇旧貌换新颜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6-30 12:05:36

四明山梁弄鸟瞰。孙中兴 摄

  以余姚梁弄镇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同样也是南方七大游击战争根据地之一。

  这里地处余姚、慈溪、上虞、嵊县、奉化和鄞州6县(市)区边境,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是一片赤色的土地,也曾是一片贫瘠的土地,1984年人均收入仅212元,村集体经济多年挂零,是浙江省重点扶贫地区。

  60年过去了,当我们来到梁弄革命老区时,这里的变化却让人惊讶不已。有一组数据充分说明,这里俨然成为中国最富裕的红色老区之一:2010年梁弄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就达19.5亿元,农村综合实力昂首跻身“全国千强镇”。更值得称道的是,老区人均纯收入已接近万元。

  延安有的这里都有

  在当地土生土长的85岁新四军老战士姜炳的陪同下,记者走进有“浙东延安”之称的四明山区,一路寻访浙东抗日武装的“心脏”梁弄老区。

  “梁弄是由姓梁和姓冯的两位祖先最先到此定居,原名梁冯,以后不知何故就变成了梁弄。”说起梁弄,姜炳就道出了从父辈那里听来的传说,南宋时梁弄是绍兴府同知驻地,当时黄、孙两姓势盛,子弟接连出仕,回乡多建寺观、立书院,改建街道,促进了梁弄的发展,成为姚南重镇。

  但老人同样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浙东小延安”。“这里不但有银行、抗日军政干校、新浙东报,还有被服厂、印刷厂,以及能生产手榴弹的军工厂。可以说,凡是延安有的,我们这里也都有。”

  不过,抗战结束后到上世纪80~90年代,梁弄却不复当年的繁荣景象,成为“边、老、穷”区的代名词。倒是革命战火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清晰的“倒影”,每年吸引了80多万人次游客纷至沓来,创造近亿元的旅游收入。

  姜炳说,从1941年4月至1945年9月,我们战士在这里与日本鬼子和伪军进行了长期的殊死战斗,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10多处革命遗迹都曾鲜活地上演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

  他指着中共浙东区委西南边的一幢老式建筑说,这里是浙东行政公署旧址,后院当年是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教导大队的驻地。

  红色遗迹,留给老区的是第一个求变的机会。

  如今的梁弄,早已不见当年落后、贫困的模样:一条9.8公里长的水泥路贯穿各个村庄,一辆辆小轿车繁忙地来回穿梭,两层式的漂亮楼房星罗棋布,新鲜的自来水输送到每家每户,村民收看有线电视全部免费……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