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敲响老领导的家门
由于多年来都缺乏史料与信息,采访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12月21日,记者在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拿到有限的史料后,开始寻找朱枫的后人。宁波的知情人很少,打了40多个电话才找到现居南京的烈士后代朱明先生,他证实其母亲的遗骸确已回到北京,记者作为首个与他联系的家乡人,让老人意外而又兴奋,同时他还表达了想让烈士骨灰分葬家乡镇海的愿望。
但采访结束后,有个疑问在心头,烈士骨灰回来快10多天了,国内媒体却没有一家公开报道过,商报又是首次介入这位英雄的题材,涉及的史料极其纷繁复杂,这稿子到底如何刊发?这是一个问题。
回到报社已经是晚上6点半了。总编王存政、副总编辑陈仲侨都在办公室等着,互相交流后,总编们给了一个很明确的意见,如能找到熟悉朱枫情况的老干部为史料把关,我们一定发。
手指在键盘上快飞起来了。晚上10点半,初稿已成。拿着稿子,鼓足勇气去敲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张永祥老先生的家门。事先记者只是和张老通过一个电话,没想到老人为了这事一直在等,二话不说,拿着放大镜仔细审稿。快到深夜12点,张老郑重地签下了名字。
离开张老家时,他坚持送我上出租车,他说:“你们对烈士负责的精神感动了我。”事后,记者才知今年87岁的张老,平时晚上9点钟就会上床睡觉。
一条镇海区委书记的短信
12月22日,《飘零半个多世纪朱枫烈士魂归故里》两个整版的稿子见报,这是东南商报在大陆媒体中率先进行的独家报道。
报道中曾提及烈士儿子朱明先生有意愿让烈士分葬镇海。记者发了一条短信给镇海区委书记马卫光,也没细说,只是请他关注一下商报有关朱枫烈士的报道。想不到他马上回信:“希望为成全烈士后裔的愿望而努力。”
报社决定对朱枫烈士的报道深挖做透,马卫光书记的这条短信也鼓舞了记者。
南京的衣冠冢无墓、无碑、无名
一刻都不敢停留,12月23日一早,即刻起程前往南京。在与现居南京的朱枫烈士的女儿朱晓枫、儿子朱明、南京作家冯亦同进行交流采访中,记者发现了许多朱枫生前的生活细节,很令人动容。
在南京的两天时间里,记者写了近万字的报道,报道朱枫烈士真实的方方面面,沉着、冷静的知识女性,机敏、坚强的革命者,柔情似水的爱人。
商报另一路记者则前往舟山,寻访朱枫当年在舟山被捕全过程。在商报的连续报道下,其他省市的媒体也陆续跟进报道,国内掀起了一股“朱枫热”。
在南京采访中的最后一天,记者问了朱明先生一个问题:烈士遗骸在外飘零60年,这些年亲人的哀思何处寄托?朱明说,他们在明孝陵宝顶山上为母亲设了个“衣冠冢”。看到那“衣冠冢”时,记者都呆住了——无墓、无碑、无名,但见明孝陵上一棵参天大树。
朱枫是我党隐蔽战线杰出的无名英雄,连“衣冠冢”也没有名,这意味着什么?与报社领导商量后,我们调整了报道方向:虽然深入报道朱枫烈士的“潜伏经历”可能更有“可读性”,但是,促成朱枫烈士归葬家乡,则有更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让烈士精神在人们心中生根开花,让家乡人民因“朱枫”而自豪,绝不能让时间淹没这位女英雄和她的事迹。于是本报大量刊发了争取烈士归葬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