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何时能成为支柱产业
厉无畏介绍,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仍然任重道远。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支柱产业需具备几个特点:一是生产规模较大,占GDP的5%以上,二是发展较快,市场需求高;三是就业涵盖广;四是产业关联度大,能带动众多产业发展;五是节约资源和能源。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里,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大大超过5%,但从全国看,目前文化节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还不足3%。其年增长速度要保持在20%以上,才能在五六年里达到占GDP的5%。更重要的是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众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这才真正能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一首网络歌曲赚了1个亿
“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走红后,发展出同名小说、同名音乐电影、电视剧和手机游戏。多重利用和广泛延伸使‘老鼠爱大米’的作者和飞乐公司在这一文化创意产品中赚了1亿多元。可见,创意、技术、产品、市场的有机结合,使音乐的价值达到了最大化。”厉无畏以这个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一项创意,多重使用”的观点。他说,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韩国创意产业迅速发展,为其经济在东南亚金融风暴后的重新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的崛起,90年代韩流的风靡……这些经验表明,创意产业是带领经济走出危机的先导产业,能够促进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厉无畏介绍说,美国一些智库指出,由于Fire产业(Fi指金融,re指房地产)发展过火,引发了金融危机,为了加快经济复苏,要多发展Ice产业(I指信息产业、c指创意产业、e指教育能源和环境)。从历史上看,历次经济危机中都有创意产业的崛起,每次危机都引发创意产业发展。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只老鼠(米老鼠),70年代出现了一只猫(kitty猫),90年代出现了一只兔子(流氓兔)就是很好的例子。除了加强科技创新外,文化创意也是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的强大引擎。
中国更要有功夫熊猫
“美国人利用中国的文化开发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赚了大把的钱;日本人利用《西游记》、《三国演义》拍动画,编游戏。外国人都在借中国文化发财,我们岂甘落后?”厉无畏认为,中国有功夫和熊猫,更要有功夫熊猫。优秀的动漫作品不仅只是轻松幽默的娱乐或引人入胜的故事,还应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这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铁扇公主》《神笔马良》和《大闹天宫》等中国动画片辉煌的关键。厉无畏认为,以中华文化之精华为基础,注入时代元素,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前途无量。
“很多成功的实践表明,一个民间传说,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可以转化为创意产业资源。”厉无畏说,从产业发展的层面来看,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为:资源转化-价值提升-结构优化-市场扩张。比如:大型歌舞剧《印象刘三姐》在2004年至2006年间,接待观众160万人,获得1.2亿元的门票收入,为阳朔县增加旅游收入6亿多元,还带动景区及县城土地平均增值5倍多,这就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价值提升。
-人物名片
厉无畏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创意产业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前沿》等21本;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