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8-02 09:30:55

  十大体系:

  让社会管理创新无处不在

  构建健全新型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我市决定建立十大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供水供电、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环境污染等领域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

  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把以证管理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改进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体系: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员工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

  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全社会组织评估和退出机制。通过政府采购、项目奖励、项目补贴、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

  网络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互联网服务管理机构,做大做强新闻网站,加快发展各级政府网站、社区网站、商业网站,形成互联网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健全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机制,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新型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强化区、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逐步构建覆盖全市、信息融合、运转高效、全国领先的智慧城管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的集成化、精细化、智能化。

  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深化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加强乡镇(街道)综合工作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体系: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人口基础信息库,逐步建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社会管理环境建设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统一的信用记录平台,构建社会化的失信惩戒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四大机制:

  社会管理的“现实路径”

  我市将通过四大机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断深化。

  民生保障和改善机制:深入推进“富民、育民、惠民、便民、健民、安民”六大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源头上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基础。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终身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公共交通和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扩大就业、支持创业政策,健全新型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加大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建立低收入群体收入随同经济增长逐步提高机制。

  科学决策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完善论证、咨询、评估、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社会各方对决策的有效参与。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监督、倒查和追究。

  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来邮等诉求表达方式,健全诉讼、行政复议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监测、排查和预警机制,切实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构建社会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调解机制,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六大保障:

  推进社会管理

  各级党委要不断加大队伍保障、经费保障、法治保障力度,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和同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亲自抓、负总责,把社会管理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注重改善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坚持和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以群众工作的实际成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和规范化,构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良性互动机制。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推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同时,健全社会管理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法治保障:加快推进社会管理领域的地方立法,制定完善社会管理地方法规和规章,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阳光司法”,实施“六五”普法,夯实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基础。

  推进项目实施: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做好经验总结与推广,力争在重点领域和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确保社会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宁波日报记者蒋炜宁见习记者王晓峰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