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民企阳光”6年累计受助学生有200多人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8-05 10:25:07

图为陈革(左)在国内实习时,为一家德国企业的总经理做现场翻译。

  受助学生:陈革

  现任职单位:达亨博茨瓦纳有限公司,担任翻译工作

  资助人:江北一家物流公司总经理黄女士等

  2004年7月,东南商报第一次推出大规模的“助寒门学子上大学”的活动。紧接着,从2005年7月开始,东南商报和市民营企业协会携手,又连续5年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民企阳光”助学活动,累计受助的学生有200多人。

  目前,已有一批受助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在“民企阳光”行动进入新一轮之际,商报记者特地对当年一批受助学生中的代表进行了回访。他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又是怎么样了呢?

  从南非发来助学短信

  前几天,记者的手机中意外地收到了一条来自南非的短信。

  “阿姨,我已经工作了。请您告诉我,民企阳光活动还在搞吗?我想尽我的一份力量,回报社会。虽然我的积蓄还不多,如果要资助一名学生读完四年大学,我在经济上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但我想尽我的一点心意。”

  这位给记者发来短信的小伙子,名叫陈革。

  收到陈革要求资助贫困学生的短信后,记者的脑海里立即出现了那个身高1.80米左右、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长得文静而消瘦的男孩的形象。

  事件回顾:

  热心人助贫困学子上大学

  2006年夏天,陈革从奉化二中毕业后考入浙江科技学院英语专业。此时,本报刊发了开展“民企阳光”助学行动的消息,奉化二中的副校长陈琴看到消息后,立即向记者推荐了陈革。

  当年7月25日,记者特地去奉化市裘村镇应家棚村陈革的家了解情况。在陈革7岁那年,他的妈妈患了重病,为了凑医疗费,两间新建的楼房和家中值点钱的东西,全部变卖掉了,但妈妈的命还是没能留住。在他17岁的时候,一直在宁波做水果生意的父亲也患重病去世,从此,陈革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面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家三口都犯愁了,显然,两位老人无力承担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于是,记者撰写了一篇要求助学的报道。

  次日,报道见报后,爱心如潮。陈革至今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还让他心情十分激动。7月27日那天,很多热心的读者看到报道后,纷纷向他们一家伸出援手。奉化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岳云、法官葛耀明等专程上门去看望他们,送上3000元捐款;当地一对年轻的情侣也向陈革捐了1000元钱;江北一家物流公司的总经理黄女士,特地上门与他结对,承诺资助陈革上大学的四年费用。

  记者回访:

  陈革:“真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通过QQ连线,记者昨日采访了远在南非的陈革。他给记者传来了几张他在南非工作的照片。如今,他已是一名阳光帅气、自信满满、能独挡一面的小伙子了。

  陈革上大学后,学习一直非常刻苦,还在他所在的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里,担任过学生会副主席,被评上过优秀团员。他还非常热心参加志愿者活动,在杭州市举行的“08年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中阿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等一些国际性活动中,乐当翻译志愿者。

  陈革告诉记者,在毕业前,他在一家德资公司实习了很长时间。2010年6月,他顺利地通过了达亨博茨瓦纳有限公司的各项应聘考核,成为这家公司的一名员工。此后,经过公司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后,他被这家公司派往南非,工作的职责主要是从事翻译工作,支持公司在那里的勘探。尽管远离祖国,远离亲人,业余生活十分单调,但陈革抱着对公司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工作中磨练着自己。

  陈革说:“我在杭州读书的时候,宁波一所中学的校长崔景刚,也委托他的爱人来学校看望我、关心我。我真的感到非常幸运、非常温暖!我不会忘记商报,不会忘记宁波市民营企业协会,不会忘记所有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真诚地希望能通过商报,再次感谢那些在我困难的时候热心相助的人!”

  记者昨日也联系上了一直资助陈革读完四年大学的江北一家物流公司总经理黄女士。她说:“陈革是一位很孝顺的好孩子,积极上进,没有让我失望。他工作后,我和他一直保持着联系。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不求回报,只希望孩子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