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原汁原味记录甬城“非遗” 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8-14 10:43:5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家底”。

  为摸这个“家底”,宁波花了近5年的时间。4000多名非遗普查员、近百名非遗专家从田间地头搜集线索开始,经过2年的调查,3年的整理编辑,完成了一部原汁原味记录宁波非遗概貌的巨作《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该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珍存,成为国内第一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丛书。

  上个月底,《甬上风物》最后一卷终于出版完成。

  记者 樊卓婧

  “原创作者”达4000余人

  大多来自田间地头

  全套《甬上风物》,11个县(市)区及东钱湖各有一函,多数乡镇(街道)单独成卷,共12函,147卷,堆起来有两张书桌这么高。

  很多读者不会想到,这么“有分量”的作品,最初的作者大多来自基层,学历往往只有小学、中专。

  最初的创作要从2007年全国“非遗”普查开始。当时宁波面向全市发放20万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简表。2个多月的时间,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超过30万条。

  宁波还建立了一支覆盖全市每个村落和社区的庞大业余普查员队伍,培训各级普查员4368名,吸纳了137个民间团体参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而这些业余普查员大多是来自基层的老农民、老渔民、老同志,他们的文化程度不算高,但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且都有保护民间文化的热情。

  普查项目共有17类,包括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采用调查表格的形式,原汁原味地记录民间文化。全国通用的普查表格非常复杂,长达7页,这些老同志根本无法完成。为此,专家还重新设计了简易表格,只有两页,操作起来容易多了。当时这样的做法,还被命名为“宁波试点模式”在全省推广。

  一个普通老人是如何完成“田野调查”的

  最初的调查叫“田野调查”,主要在实地进行。宁波的优势是,调查者本人就是当地人。

  那么,一个非专业的基层普查员是如何完成“田野调查”的呢?

  记者采访了一名一线普查员,鄞州洞桥街道的吴瑞芳。2007年参与调查时,他已到了花甲之年,当时的身份是企业主。

  “我们街道当时有10多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近百条线索报上来,我们归纳整理出100多条线索,然后,逐条去找人。”吴瑞芳说,几乎每个被采访者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让吴瑞芳印象深刻的一名近60岁的“土郎中”,祖传行医,研究了大半辈子中草药,对许多草药的药性都有独到的见解。为了找到第一手材料,吴瑞芳让他带路,亲自去找他所说的药。当时正是六七月,天气非常炎热,为找一种草药,他们一走就是好几里路,有时还会爬山。

  还有一名80多岁的民间艺人,会唱一种“马灯调”,给吴瑞芳唱时流露出孩子般的神气,很快叹了口气:“现在没人唱了,我想教,可没人愿意学啊。”那种落寞的表情至今还留在吴瑞芳脑海里。

  每个普查员都付出了辛勤汗水,但是基层的调查不可能百分百正确,所以专家还得进一步整理、修改。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