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时,马里人给宁波“天使”开欢送会。
抢救病人
马里,地处非洲中西部,北靠撒哈拉大沙漠。联合国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最贫困、最不适宜人居住的国家中,马里位于第四。
两年前,宁波9名医生接过医疗援助的接力棒,他们是第一医院的曹阳、楼春福,李惠利医院的应弋阳、陈文龙,第二医院的魏建功、王秋生,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洪远疆,妇儿医院的黄光焰、王秀英。作为第21批医疗援助队员飞赴那个遥远的国度。两年里,他们共诊治病人48348例、住院3812例、手术1334例……回国时,他们被马里总统授予国家荣誉勋章。
当我们把目光回溯,追寻医疗队在马里730多个日日夜夜的工作和生活足迹时,我们发现,医疗队员们忍受的艰辛和付出的牺牲,很难被大家充分估计到:语言关、生活关、环境关、心理关……而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高明的医术,还有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深厚的情谊。
工作
一名中国医生支撑起一个科室
我省医疗援助马里已有43年历史,在当地有3个援助点,宁波医生前往的马尔格拉市是最基层的一个点,位于马里中北部,靠近撒哈拉大沙漠,常年高温、酷热、少雨,传染病流行。
马尔格拉市是一个县级市,最热闹的市中心只有一条半街,街长还不到宁波灵桥到江厦桥的距离。那边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泥土垒的平房,只有零星几座两层的建筑。
“刚到时,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当地极其简陋的医疗条件还是让我们很震惊。”宁波援助马里医疗分队队长曹阳说。
马尔格拉医院算是一个县级医院,位于马尔格拉市市中心。马尔格拉医院占地面积较大,约100亩,房子都是一层的平房,稀稀拉拉的几幢,看起来很空旷,有点像国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镇中心卫生院。
该医院有职工78人,医护人员53人,但其中医生仅5人,内科一个,妇产科一个,麻醉科一个,公共卫生一个,另一个是院长。宁波医疗分队的9名医生,分别在内科、儿科、外科、骨科、妇产科、麻醉科、针灸科、影像科,基本上一个中国医生顶起一个科室。
“我们既要坐门诊,也要亲自查房或指导查房;既要上白班,还得应付晚上的急诊病人。”曹阳说,马尔格拉医院急诊病人很多,急诊手术更是占了手术量的一半。医生做完手术后,还要给病人换药。坐门诊看病,麻醉科医生还需兼做打静脉针等巡回护士的事情,这些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医院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好一点的设备如X光机、B超机、麻醉机、监护仪、电刀等基本上都是中国赠送的。而且,好多仪器设备都已经老得不能使用。“我们刚到时,麻醉机、电刀等都是坏的,X光机后来也坏过一次。”宁波医疗分队队员王秋生医生说。去年,浙江省卫生厅拨款赠了一台电子胃镜,算是该院最为昂贵、先进的设备了。在马里整个国家也仅有两三台。
“医院的医疗条件确实比较落后。譬如,手术室居然没有消毒工序,土狗可以随意进进出出,苍蝇蚊子满天飞。”曹阳说。
“中国医生,厉害!”
简陋的医疗条件没有让宁波医疗队员退缩,相反,他们更用心地投入到医疗救治中,用爱心和责任挑起了救治的大梁。
抵达马尔格拉市的第二天,当地发生了一起特大车祸,两车相撞侧翻,造成30多人受伤。沙地上坐着、躺着的人,有的四肢骨折,有的血肉模糊……宁波医生还没倒过时差,就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重病人紧急处理后先收治入院,可疑骨折病人开单拍片、上石膏,软组织挫裂伤病人清创、消毒与缝合……
在马里的两年时间里,这样紧张的镜头经常在他们身边出现。
“那里急诊剖腹产的病人特别多。”宁波医疗分队队员妇产科医生王秀英回忆说。2009年8月4日那天,她刚做完一台剖腹产手术,还没顾得上喘口气,又抬进来一个产妇,只见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后来其他几位宁波医生也来帮忙。
医生发现患者子宫破裂,病情危重,需要进行子宫全部切除术。在经得家属同意后,他们给患者切除了子宫。术后,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大家这才长舒了口气。
手术第二助手高索和护士们都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医生,厉害!”患者家属也围了上来,紧握着他们的手,说了一大堆他们似懂非懂的表示感谢的话。
“我们脱去手术衣裤,大家相互看了看,个个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不由得都笑了起来。”王秋生说,手术室空调不好,走走停停,大家是一边抢救一边在淌汗。
后来,医生们了解到,这个产妇竟怀过11胎,但遗憾的是只成活了3个孩子。而这一情况在当地是司空见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