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娘舅大石头》里有个何阿姨调解交关赞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8-24 07:47:27

  市民评述

  马园社区居民郑亚飞:

  2009年因为房子拆迁,我和婆婆住在了一起,结果婆媳关系一度紧张。今年4月份看电视上说社区成立了和好屋,我试着找何阿姨聊了聊。没想到,何阿姨非常热心,多次上门做我婆婆的工作,一直到今年7月份,婆婆的思想终于通了。现在,我们婆媳间的关系好多了,至少吵架是不会吵了。

  房产中介员工孙晓菊:

  马园社区的许多老房子有30多年了,又多是出租户,经常会碰到漏水的事情。每次,何阿姨都是认真对待,现场查看,处理起来公正、公平和果断。今年6月份,有位老太太反映楼上群租吵人问题,还有空调滴水,可就是联系不上房东。何阿姨后来不但帮着联系上了房东,还与群租单位领导取得联系,叫他们晚上尽量放低声音。

  郎官社区居民方师傅:

  何阿姨人很好,很热情,以前在我们社区做书记时就认识。我现在有事不和兄弟姐妹商量,第一个想到找她。半年前,我爱人出了车祸,是何阿姨帮着联系了法律援助律师。最近听说案子8月24日下午开庭,何阿姨又答应陪我一起去现场。

  记者手记

  矛盾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当前,随着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复杂,社会矛盾多样多发,很多社会矛盾发生在基层,看起来是小事情,处理不好却很麻烦,甚至容易激化。

  “其实很多时候,双方各退一步就好了。”在采访中,何阿姨总结经验说。如何处理?由谁处理?此时,就需要有一大批在当地富有经验,群众信任,并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站出来,扎根基层,主动替群众排解纠纷。在这方面,宁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率和亲和力不断得到提高,并以公正公平、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赢得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青睐。

  矛盾在基层,化解在基层。我们相信,有了更多老娘舅的参与,必将对促进当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大有帮助。

  相关新闻

  近2万名调解员每年化解基层纠纷10万多件

  近几年来,为了充分发挥传统型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我市司法部门不断创新方法,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推动原有的社区、农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焕发出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近2万名调解员,3118个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把许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每年化解基层纠纷10万多件。

  一是借助媒体扩大影响,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率。在宁波电视台2套,推出了“娘舅大石头”栏目,并把28家社区调解室冠名为“和好屋”。二是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亲和力。在全市推行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个人品牌调解室,目前全市老三区有6家个人品牌调解室。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