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受国际、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好多人都为今年的“黄金周”市场捏了一把汗。孰料,“十一”长假期间,消费市场的两大“主力”:旅游、商贸捷报频传,客流量、销售额实现双丰收,增幅均创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这看似“意外”的惊喜,是否意味着今年一直受压抑的消费市场迎来“回暖”转机呢?就此,记者走访市场和相关业内人士一探究竟。
消费市场齐“放晴”
境内、境外游“两花齐放”。“十一”黄金周,全市各大景区、景点游人如织。据统计,全市各国际社接待120余个境外旅游团3900余人次。其中,台湾游客2000余人次、香港1200余人次;我市旅行社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8000余人次,其中通过动车接待的团队游客近5000人次。
组团出游方面,由浙仑海外等5家旅行社联合组织的新马泰、吴哥窟、泰国、济州等旅游包机颇受青睐,台湾、港澳、新加坡、澳大利亚游持续走俏。据不完全统计,国庆期间赴泰国团16个,港澳团12个,澳大利亚、新加坡团14个。
国庆期间,全市商场、超市和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额近6亿元。与去年相比,今年消费市场在传统领域强势反弹的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的增长点,让人眼前一亮。
其中,各大百货商场一扫前期低迷之势,通过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销售额纷纷刷新历史纪录。宁海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余姚中塑天一商城表现出色,同比增幅达到108.6%和34.4%。二百、新江厦、新世界、城隍庙同比增幅也在20%左右。
近年来,随着宁波市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改善,日用品消费进入相对饱和期,因此,超市的节日销售并不被看好。但今年全市连锁超市的表现却出乎行家意料。黄金周七天,列入监测的8家重点超市实现营业额2.598亿元,同比增长8.6%,是近年来少见的高增幅,而且全部实现正增长。
国庆期间,餐饮酒店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2%,这是近年来黄金周餐饮业首次大幅增长。
新卖点催生新市场
旅游、商贸市场双双告捷,究其原因,除了国庆期间天气宜人外,主要在于相关部门和景区、商家借节造市,打造了诸多新卖点,有力支撑了市场回暖。
今年黄金周正值2011年宁波旅游节举办,我市各大景区纷纷利用旅游节效应,推出众多优惠活动,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旅游休闲。国庆期间,天宫庄园、宁波海洋世界等30余个景区每天都有市民拿着赠送的门票前来免费旅游。在成本增长的压力下,商场、超市借店庆、新品上市之机,通过大力度促销来吸引人气已成常态。据不完全统计,国庆期间,天一商圈每日举办活动数10场,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
除了借节造市,各大景区和商家还因时利导,推出了诸多新卖点。
旅游方面,适应散客化休闲时代的来临,众多往年并不多见的旅游新品种在“十一”崭露头角,成为甬城旅游经济新的推动力。今年,东钱湖、宁海的很多景区推出生态低碳等体验式旅游;象山推出渔船捕鱼、游艇环游、渔山海钓等海洋旅游新方式;国庆前夕,我市还推出首张城市旅游主题信用卡,优惠范围涵盖我市70余家酒店、餐饮、景区等商户。
商贸方面,餐饮酒店借助旅游节等平台,向外地游客主推宁波菜,吸引八方游客。
市场回暖尚需检验
国庆市场一片欢腾,是否意味着“冰封”半年多的消费市场已经迎来回暖转机,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仅据七天销售数据判断为时尚早。
市贸易局营销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商场、超市消费要看长期经营业绩和市场利好消息,短短七天的经营业绩,不能掩盖一些商家市场新品少、营销手段落后的不足,市场是否回暖,要看国庆过后至元旦、春节的反应。此外,目前国内、国外市场不稳定,物价指数高等因素,也限制了消费者购买力的进一步释放,商家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将直接决定今年下半年消费市场的回暖。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景区在打造看点,吸引游客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市场是否回暖,不但要看长假市场,还要看平时市场能否兴旺。
宁波日报记者 张正伟 见习记者 施 超 通讯员 汪雪平 尹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