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加快创新公共文化配送机制取得较好成效,着力实现文化惠民。 |
|
图为镇海澥浦表演《澥浦船鼓》,十一五以来宁波种文化工程取得成效。 |
中国宁波网10月10日讯(记者 陈锦源)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可以让城乡人民生活充满阳光以及和谐。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宁波加快创新公共文化配送机制取得较好成效,着力实现文化惠民,而且盘活了一大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创新公共文化配送激活基层文化生命力
据知,十七大提出的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要求。在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样需要覆盖城乡居民,为群众提供就近、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至去年,宁波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
“十一五”以来,宁波创新公共文化配送,把公共文化体系覆盖到所有社区和乡村。其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组织和投人为主导,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
据介绍,不管是天天演还是种文化,抑或是综合文化站建设,再如全民读书月等等,宁波公共文化配送亮点很多,项目均为民惠民。例如,慈溪市将“农家书屋”工程纳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在全市各村建起了“农家书屋”,成为省内首个实现“农家书屋”村级全覆盖的县(市)区。
文化惠民工程演什么 基层市民说了算
文化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公共文化配送工程,已经有了长效机制,鄞州区“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颇有经验可取。该工程在实施该工程中,鄞州区采用的公共文化服务外包方式取得的成效显著,也颇受各界关注。这些演出节目不乏甬剧、越剧和川剧等名优戏曲,也涵盖了话剧、杂技、综艺等各大文艺节目。
据了解,该工程项目外包是指政府采取项目招标的办法,通过合同外包的方式,将文化服务承包给专业文化公司。在政府部门提出项目运作目标后,或给予合作公司相应的财政拨款和补贴,根据服务的绩效予以奖惩。
“菜单”式服务使得文化演出层次增多而元素多元。这样的服务方式提高了公共文化管理水平,使得政府部门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更重要的是,随着这种模式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宁波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不仅能得到数量上的满足,而且想看什么,市民可以自己说了算。
依照本土情况和资源分配,宁波不仅加大“送文化”力度,还着重实施“种文化”工程。笔者也参加过“千镇万村种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发现台上的农民兄弟平日里全是扛锄头、出没在田间的农民,表演起来却一点不比专业演员逊色。宁波“种文化”的成效可见一斑。
除了文化配送和“种文化”等,宁波各县(市)区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结合自身优势,注重文化创新,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在公共文化配送取得社会效益之余,同时也取得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