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办的汉服节上,外籍学生在表演。
在“用声音叙事”活动中,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学生在美国学员艾伦学习拼音。
在宁波工作的美国姑娘尚可妮最近对宁海“十里红妆”颇感兴趣,她的汉语老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关尔佳同学在该校“用声音叙事”活动的“公益汉语课堂”上用英语和画册,教会了她“花轿”、“凤冠霞帔”等汉语词汇。像尚可妮这样的在甬外籍学员,“公益汉语课堂”目前有40多位。同学们在这些活动中提升了专业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了中华文化自觉和中华文化自信。
“用声音叙事”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推出服务型教学实践活动。2008年,该校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蔡亮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布置了一道“三分钟外籍采访人士”的视频作业,引发了同学们的巨大热情,外语技能显著提高。以此为基础,“用声音叙事”活动拓展出包括“在甬外籍人士论坛”、“公益汉语课堂”、“中华文化大学堂”、“汉语桥”、“模拟外贸交易会”、“微积分翻译”、“科研项目青年行”等系列活动,继承和践行阳明先贤的心学思想。
服务型教学提升专业能力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束定芳教授认为,“用声音叙事”活动所秉持的“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将语言教学融入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并且在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方面起到了极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在该校对参与活动学生的量表跟踪报告显示,学生们对外语应用交流用被动转为主动,学习积极性被极大激发。
该校外国语学院09级房曙霞同学告诉记者,这种实践交流中的锻炼提高了她对外语使用的自信心以及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跨文化交流加强传统文化认同
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外籍人士存在中文语言障碍,近九成外籍人士希望得到汉语志愿者的帮助,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体验是外籍人士融入中国的迫切需求。2011年8月,“公益汉语课堂”成立。汉语志愿者根据外籍人士的不同汉语程度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配备不同教材,提供一对一汉语教学。
入选2012年宁波赴澳汉语教学志愿者的关尔佳说,在“公益汉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漠视和缺失,外籍学员们对中华文化的热情和好奇,迫使她马不停蹄地“充电”,恶补传统文化知识。09级周徐同学表示,真实的教学和思想交流让她改变了对外国人在文化上的仰视。
截至目前,15个国家的40多位来自宁波各行各业的外籍人士报名参加“公益汉语课堂”,包括高校教师、外资企业高管、跨国企业总裁、留学生等。
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殷企平教授认为,“用声音叙事”以及“公益汉语课堂”把外语课从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际应用的语言交际之中,从而使学生在与外籍人士的交流活动中,增长了外语能力,并得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锻炼,同时服务于宁波的城市国际化建设,为唤醒大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做出了显著成绩。
从2011年9月开始,该校外国语学院陆续开展包括“中西饮食文化体验”、 “在甬外籍人士文化适应面面谈”、“传统节日知多少”、“大家一起做游戏:中国儿童游戏展”、“你好,万圣节”、“我要学汉语”等活动,向外籍人士展示和推广中国武术、茶艺、越剧、汉服、古筝等传统特色文化。
四年了,“用声音叙事”活动访问了来自50多个国家近700名外籍人士,由近100万字文字材料及现场影音材料编成的《用声音叙事:筑梦宁波》业已出版。(实习记者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