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外连线
瞄准“华山一条道”
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综合部副主任 张水清
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成为发展质量好的示范区,这是新一届市委把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走科学发展及和谐发展之路的“华山一条道”。我理解,所谓发展质量好,其本质特征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且具有较强的增长稳定性和抗风险性,具体表现为经济效率优、产业结构优、需求结构优、发展动力优、区域结构优等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效率优。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成功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的跨越,但经济发展效率总体不高,如2010年宁波制造业人均增加值67705元/人,低于全国的101052元/人,也就是说宁波人均GDP(常住人口)是全国的2.5倍,但制造业人均附加值只有全国的三分之二。经济发展效率不高是当前我市实体经济不振的主要原因。必须以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为核心,紧紧盯住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高端,推进“布局集中化、发展集约化、生产生态化、功能协调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和各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
二是产业结构优。近年来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服务业发展整体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这些年来服务业比重一直在40%上下徘徊,2011年仅40.3%,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为54.8%,而世界上同等发展程度地区这两个比例都在70%以上。服务业发展上不去,也影响了工业转型和城市功能的提升。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围绕拉长产业发展的“短板”,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由二产为主向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三是需求结构优。总体上要以转变投资、出口增长方式和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外贸拉动向投资、外贸和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当前宁波经济已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国外打喷嚏,宁波会感冒。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人民币升值,对我市出口的冲击很大。必须加快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要在继续拓展市场、创新出口产品的同时,把进口贸易特别是大宗商品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要把消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当然,讲消费,我们不能仅把目光限于本地人,要力争让更多的外地人来宁波消费,“卖天下人的货,挣天下人的钱”。
四是发展动力优。宁波是资源小市,人均土地、水资源仅为全国1/3和50%左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水资源和环境等方面承载力已经接近饱和,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必须十分珍惜和用足用好每一分土地和水等资源,要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走集约节约的发展道路。同时,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为目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推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五是区域结构优。宁波城乡差距小、县域经济发达,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总体走在全国前列,但目前我市仍有16乡镇3片区的欠发达地区,南三县的经济区位熵(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量)为0.5左右,远低于宁波市1.51的平均水平,同时有城乡低保51826户76553人,还有10万名年收入在低保标准线1.5倍以下的低收入群体。要按照共建共享的要求,以南三县和“16+3”区域为重点,继续加强区域统筹发展力度,使得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们能够享受到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水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发言席
亩产论英雄 升级求发展
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 褚银良
这次王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的问题,这把准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切准了时代的脉搏。我觉得,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提出要以“亩产论英雄、升级求发展”,就是要从机制上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宁海已经出现了一批“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先进企业。
今后建议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可以采取“点供”土地的办法,实施土地、资金资源、统筹保障更多地配置给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亩产贡献大、投资强度大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项目;第二,推进“集群用地”,实施土地指标单列,更多地向各类园区和功能区倾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资源利用的规模效应。第三,推进“履约”用地,建立健全一整套的集约节约用地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的全程监督,确保投资到位、利用到位、产出到位。
智慧城市应具备更高的整合性
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姚志坚
新形势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具备更高的整合性,具体来看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服务功能,智慧城市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拥有广泛、丰富的民生应用服务,这就要求相关应用、系统能够展示在一个统一的门户、网站或平台上,让老百姓能够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务。二是交互功能,各类智慧城市应用系统既要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和服务,又要能够通过底层数据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实现彼此之间的联系、交互和沟通,从而让整个智慧城市的应用系统能够真正地融合起来。三是管理功能,各个管理系统要能够为各行各业的管理者所用,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社会管理、市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实实在在地提升城市运营管理、企业运作和人民生活的效率和效益。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奥克斯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 郑坚江
宁波实体经济要实现新的整体突破与跨越,大企业责无旁贷。我们将扩大产业升级投资,强基固本,做大做强工业实体经济,同时提升品牌,升级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企业科技与人才高地。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前形势下,我们建议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大力扶持纳税贡献大、产业链拉动大、重视实业创新型企业,在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持上给予支持;在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创业等方面出台一些政策。
记者 冯瑄
民间期待
给予中小企业更多支持
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勇斌:这些年,宁波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历练中,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有明显增强,特别是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应用能力在不断提升。比较突出的短板是高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的科技研发实力较小;同时,对于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权益和防范侵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中小企业是宁波民营经济中的很大一部分,经济转型进程中我们应该对他们有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有更多政策上、机制上的倾斜。从知识产权工作角度来说,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给企业更多的自主创新的信心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协会能够有更广阔的空间,能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为宁波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宁波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助力。
做强海洋经济惠及航运业
宁波市某海运公司总经理许陵:从去年上半年到现在,中国的航运企业遭遇到一些困难,连一些中央级的航运企业也出现亏损,地方的航运企业更是营运困难。上游企业如能源企业,下游企业如发电企业都在组建自己的船队,再加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所以,现在的航运企业普遍面临着新的挑战。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但是海洋经济一直大而不强,现在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要将宁波打造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航运服务中心,不少国内外的海洋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也积极献策,这对我们航运企业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希望企业能借此机遇获得稳定、持续发展。现在我们企业正在推行内部精细化管理,开展节能降耗活动,降低营运成本,公司的员工也非常积极,提出了很多加快企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宁海县农林局林特总站副站长冯健君:我从1986年开始进行水果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些认识。现在的农民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他们考虑的东西很多,要求也更高。现代农业要提质增效,科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不断加强,因为只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了,才能进一步引领和支撑农业的发展;其次,要在农村不断推广实用的农业技术,不断培育适合农村发展的技术人才;再者,还要对农业产业示范产业基地实行规模化。
抓住机遇发展临港工业
网友“江南浪”:纵向来看,宁波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横向来看,比较国内其他同类城市和长三角其他城市,我个人觉得宁波还可以发展得再快些。随着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宁波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宁波港是宁波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大家知道,宁波是因为有了港口,才有条件大力发展能源、石化、电力等临港工业,而临港工业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支柱,宁波只有进一步做大做强临港大工业,才能更好地支持下一轮的城市发展。(记者 黎欣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