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包装即将销售出去的菜本报记者段琼蕾摄
浙江在线05月15日讯昨天下午,走进鄞州区古林镇的天胜农场,一股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绿油油的麦田、各种长势喜人的蔬菜、还有放养在农田里的鸭子……
农场主朱升海随手打开了一个种黄瓜的大棚,这里供应的蔬菜是“四不用”原生态蔬菜,种植过程中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生长激素,可谓“放心菜”。
但让朱升海揪心的是,距离农场不到20公里远,鄞州区东湖花园社区内,他开办的直接销售农场蔬菜的直营店却关门了。
2011年7月,宁波首家蔬菜直营店在东湖花园内开张,开业之初,销售量曾达到400斤。(本报2011年7月21日曾报道。)
直营店为何难以为继,放心菜为何叫好不叫座?放心菜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昨天,记者进行了调查。
这种农业模式叫“社区支持农业”
朱升海告诉记者,2010年,他们开始尝试经营天胜农牧,探索“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源于瑞士和日本,应季蔬菜和瓜果的“健康种植、新鲜购买、本地购买”是其发展方向。
在农场,朱升海随手打开了一个种黄瓜的大棚,边指着黄瓜边解释起了菜价高的原因:蔬菜都是精选的,卖相不好的蔬菜都不要了;“四不用”原则导致人力成本提高了;他们不种反季节蔬菜,同样投入,收成少。
他介绍说,以一个大棚400平方米来计算,如果普通农户在种植蔬菜时使用除草剂的话,每个月投入可能在10元左右就够了;而放心蔬菜则需要人工拔草,拔一次雇佣一名工人就要120元。
考虑到成本比较高,去年4月27日,天胜农牧在鼓楼中心菜场和咏归菜场设立了蔬菜直销点。
初期的不错销量,让朱升海信心大增,他很快将菜场直销点增加到了5个。不过到年底算账时,他发现,开在菜场的直销点只有微微盈利。
今年1月,菜场直销点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两个,朱升海解释说,“这两个菜场忠实老客户相对多些,有稳定客源,所以就刻意保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