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俯瞰图
上林湖唐代龙窑遗址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主讲人方煜东
项目管理硕士、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应用经济学(海洋经济专业)博士后,副研究馆员、高级政工师。
从原始青瓷到青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温度。温度达到1300°C,这是原始瓷成为瓷器的重要原因。
其实从陶到原始瓷,温度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我们看到过烧砖的窑,大多数都是圆形的,称为馒头窑。以前制陶,用的都是馒头窑。后来南方发明了龙窑。龙窑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龙窑窑室一般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因为龙窑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因此升温快,温度比馒头窑提高,可达1100°C-1200°C,这是原始青瓷产生的重要条件。而从原始瓷到瓷器,必须再提高100°C,这在古代以柴草为燃料的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
瓷器的出现与龙窑的改进有直接关系。早期龙窑一般仅长数米到10余米,因此温度只能达到1100°C-1200°C,而在慈溪上林湖发现的木勺湾东汉龙窑遗址,据专家判断长达20余米,这样“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并可控制还原焰”。第一炉青瓷就这样诞生了。这个时间是在东汉的晚期,约公元150年,当时是东汉桓帝时期的和平元年。
第一炉青瓷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从此世界正式进入了瓷器时代。中国也因为这第一炉瓷器的诞生,有了一个与瓷器相同的英文名字China。
第一炉青瓷的诞生地
关于第一炉青瓷的诞生地,目前最主流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上虞,一种说是上林湖。
上虞和上林湖是越窑青瓷的两大发源地。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在上虞境内现有东汉窑址的数量达40多处,上林湖的东汉窑址数量为7处。
由于上虞的40多处窑址广泛分布在上浦镇的小仙坛、大园坪、龙池庙后山、窑山、帐子山,梁湖镇的光相寺山,汤浦镇的白鹤大坟山、蒋村大树山等地方。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在密集度方面要低于上林湖。
1988年,慈溪上林湖以越窑青瓷发源地和中心产区的牢固地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在2006年也被列入,前后相差18年。
中国的瓷业中心
以上林湖和上虞为发源地的越窑青瓷在东汉以后继续发展,很快形成了两个中心,即以曹娥江两岸及上林湖周边地区向外围辐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窑场不断扩大,杭州湾南岸的浙东地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瓷器生产基地。
至隋以后,由于曹娥江港口的淤积,上虞地区的制瓷业开始萎缩,上林湖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已转移到了上林湖及周边一带。
唐五代时期上林湖及其周边银锭湖、杜白湖一带有窑址达100多处,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瓷器生产地,并且也是南方青瓷的生产中心。
当时随着各类手工业及对外商贸业的蓬勃发展,瓷业生产也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主要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北方以生产白瓷的邢窑、定窑为代表。但总的来说还是越窑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上墙介绍资料中也有定论:
“隋唐时期,南北各地窑业并兴,如河北地区邢窑、定窑的白瓷,莹白滋润,风行各地。安徽、湖南、山西、陕西皆以青瓷著称,但越州地区,即今浙江慈溪县上林湖一带,则是瓷业的领导中心,釉色匀净,造型轻薄优美,唐中期以后上贡内廷,有秘色之称,五代吴越时期,更大量产制,贡进中原王朝或贩贸各地。”
唐宋瓷都和秘色瓷产地
上林湖的瓷业生产从隋唐时进入繁荣期,在五代至北宋初时达到鼎盛阶段,在此阶段中,随着各类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上林湖瓷业生产出现了遍地开花、争奇斗艳的局面,形成了沿翠屏山北麓及翠屏山东西两侧辐射的格局,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窑场达200多处,产业工人达数万人以上,成为中国历史有名的“唐宋瓷都”。
这一时期,不仅窑场数量剧增,而且瓷器制作工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精美完善的境界,产品以其丰富的种类、卓越的制作工艺、优美的造型,独步天下。瓷器胎质灰白细腻,质坚而密;釉色多为青黄、青灰、青绿,釉层均匀,晶莹滋润,呈半透明状,有如冰似玉的效果;器表以素面为主,也有装饰划花及褐色彩绘。
五代晚期及北宋初之际,上林湖及周边一带瓷业生产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制瓷工艺仍居诸窑之首,无论在工艺上抑或艺术特色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上林湖是中国瓷器时代的第一个瓷都,它创造了青瓷时代的品质、技术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的许多高度,是其他窑场所无法比拟的。
唐宋时期,上林湖不仅仅以庞大的规模优势成为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而且以烧制出的精美绝伦的秘色瓷代表了当时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关于秘色瓷,在五代以来的近千年间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影,它在唐中期后烧制成功,仅供宫廷使用和秘藏,故以秘色而名。秘色瓷作为越窑青瓷中的最高品,唐至五代时期一直深受统治者的青睐,在上林湖设置有“贡窑”并置官监窑。明嘉靖刊本《余姚县志》有载:“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时置官监窑,寻废。”传世的秘色瓷虽不易见,但在古代文人雅士的诗中却多有赞美,如:
陆龟蒙《秘色越器》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建于东汉)挖掘时才首次出土传说中的秘色瓷,该塔地宫中出土的秘色瓷达10余件,制作精致,造型典雅,釉色晶莹滋润,如冰似玉,为越窑青瓷之精粹。
在慈溪上林湖东侧的白洋湖石马弄唐五代窑址中,近年来发现有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相同的瓷片,这是秘色瓷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重大发现,证明慈溪上林湖一带为秘色瓷的产地,并且与文献记载相吻合。
海上陶瓷之路第一站
从东汉晚期越窑青瓷诞生于杭州湾南岸这片背山附水的沿海区域以来,港口优势就是这一区域的显著特点。会稽港(曹娥江)和明州港(甬江)是这一带的主要港口,而在这两大港口之间的翠屏山脉北麓一带,也拥有众多的出海埠头,今还存有东埠头、西埠头、大埠头、小埠头等港埠之名。
永嘉之乱(西晋)后,晋室南迁,国家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也推进了越窑青瓷的海外交流和出口,海上陶瓷之路开始于这一时期,但当时的规模不大。
及至隋唐及其以后,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大以及越窑青瓷生产中心在上林湖一带的形成,瓷器的国内需求及出口量大增,大量的青瓷通过上林湖一带的众多沿海港埠运向全国及海外各地。慈溪成为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
据专家们考证,从上林湖一带始发的瓷器,北达高丽,东至日本,南经广州,通向两条路线,一是向东南,通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二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达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直抵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
今在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伊朗、伊拉克、坦桑尼亚、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也门、埃及、苏丹、索马里等20个国家和地区,均发现有上林湖所产青瓷的遗物。
正如著名陶瓷学家、历史学家和学者、日本(东洋)陶瓷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三上次男在考察上林湖后所说:“越窑瓷器是中国瓷器的原产地,明州港是中国海上陶瓷之路的起始点,而上林湖又是明州港的第一站。”
“海上陶瓷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而“海上陶瓷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为广泛。
宋代三大官窑之一
北宋后期以后,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仍然是全国瓷器的中心产区。
南宋之初,建都临安,上林湖西侧匡堰寺龙口一带是南宋朝廷所建的第一处官窑窑址。199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考古发掘发现了这一窑址,从此揭开了越窑的又一段辉煌的历史。
慈溪匡堰官窑是与北宋开封官窑、南宋杭州官窑齐名的宋代三大官窑之一。
据南宋文献的记载,宋赵子直《中兴礼书》卷五九《明堂祭器》“(绍兴元年)四月三日,太长寺言,条具到明堂合行事件下项;一,祀天并配位用匏爵陶器,乞令太常寺具数下越州制造,仍乞依见今竹木器祭样制烧造”。可知最迟至绍兴元年(1131),寺龙口一带已烧制南宋朝廷的祭器。
根据现场考古的资料,可知寺龙口、开刀山和低岭头三处地方均发现有制作精细、造型优美的南宋官窑瓷器,这些瓷器釉色呈淡青、天青,也有月白、粉青色,釉面滋润含蓄,呈半透明状,有玉的质感,胎质细腻且致密,呈灰白、灰黑色。器物种类有盘、碗、壶、盆、炉、觚、玉壶春瓶、鸟食罐、象棋子等日常器具和陈设器具,与北宋汝窑及南宋郊坛下官窑产品面貌非常相似。专家认为这一带为南宋初期的官窑窑址,出土的精美器物大多是当时供皇宫使用的祭祀用瓷和宫廷生活用瓷。
寺龙口南宋官窑的考古发掘表明,到北宋与南宋相交时,越窑在上林湖一带依然规模庞大,而且在工艺技术、品种质量等方面还有明显的创新和发展,制瓷工艺在全国仍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南宋的第一座官窑窑址仍然设在此处。
鉴于南宋官窑的重要地位,1998年的寺龙口挖掘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时,寺龙口和开刀山窑址还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