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全民性活动。
据《鄞县通志》,民国初期宁波人张延章有《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其中第八是:“八月中秋月饼圆,节筵都作一天延。城东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闹画船。”作者在序言中说,这12首竹枝词是前人所写,同乡长辈陈萼楼先生背诵给他听,但都有不能衔接的地方,经他作了补充。词中“节筵”两字指过节办宴席,说明当年宁波人是在合家团聚时摆宴席的,大家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吃喝。吃的自然是以月饼为主,至于喝的,考究些是喝浸过桂花的酒水,当然也有以茶代酒的。“都作一天延”,说的是阿拉宁波人习惯在农历八月十六日过中秋节,这是为什么,作者没有说,也难以在小序中说清楚。
我想,宁波人八月十六过中秋节的真正原因,很可能与古代宁波人处事不拘一格有关———为了多一天等齐远方来客,合家能有更多的机会团聚在一起,索性延迟一天,又能不失时机地欣赏到满月,何乐而不为?
至于宁波人在室外“鼓吹通宵闹画船”的中秋庆典活动,估计是从清初史学家万斯同《鄮西竹枝词》“南郭中秋斗画船”中来的,说的不一定是中秋夜必有的盛事。
“月到中秋分外明”与“月是故乡明”,有人说它是幻觉,这可不对。那其实包含着人们思乡怀乡的美好感情,要说是幻觉、错觉,也只能说是一种美丽的错觉。
朱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