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从昨天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年间,我市探索推进具有宁波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整体水平有了巨大飞跃。我市的一项项科技进步项目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首先,从餐桌的变化就可见一斑。我市农业科技进步让阿拉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富。
2001年以来,市民餐桌上开始有“甬优6号”超级杂交稻等粮食品种,有杂交瓠瓜(夜开花)、绿豇豆、“大粒1号”蚕豆等蔬菜品种,有宁海土鸡、岔路黑猪、浙东白鹅等畜禽产品,有三疣梭子蟹、“岱衢族”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杂交鲷等水产品,还有用杨梅、桑葚、茶叶等制成的酒。
本地水果品种也越来越多,如网纹甜瓜、宁海白枇杷、欧亚种葡萄、南方蜜梨、“象山红”橘橙以及外观和品质都有明显改善的奉化水蜜桃等。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以来,我市培育、引种和开发的可供市民食用的农业新产品、新品种超过500个。
在会上,市科技局副局长杨正平给出一份有力的数据。我市专利授权量从2002年的2780件提高到2011年的37342件,差不多是10年前的13.5倍,年均增长33.46%。其中,60%以上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来自企业,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比率达到40%。
杨正平说,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国家级专利示范企业19家,省级124家,市级351家。换言之,十年间已培养一大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而针对个人核心专利的管理,已建立数据库,以保护特色专利户。
在杨正平看来,探索具有宁波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越来越成为主力军。2011年,我市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领域的投入金额达到114.29亿元,比上年增长33.36%,占GDP的比重达到1.89%,比上年提高0.23%,其中投入金额的90%出自企业。
此外,目前80%以上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为主承担,新引进人才80%以上流向企业。
杨正平说,经过10年探索与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了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上市公司的培养团队。下一步将继续深入专利、品牌、标准化“战略”,加快推动企业由“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的转变。(记者 卢科霞 见习记者 苏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