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甬剧艺训班的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
“在甬剧发展史上,甬剧艺术培训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先后培养出了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两代甬剧骨干人才,为甬剧艺术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明日就是甬剧团建团60周年大庆的日子,在回忆甬剧发展时,原甬剧艺术培训班主任沈瑞龙这样动情地对记者说:“甬剧之所以得到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希望今后有关部门能继续重视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原甬剧艺术培训班的老师沈瑞龙、李发敏、沈永华、余玲玲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起甬剧艺术的历史,他们都非常感慨。沈瑞龙说:“甬剧史上只有两届科班,分别是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两批人才。这其中,培训班于上世纪80年代培养出的一批甬剧骨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甬剧艺术培训班公开招生,招生公告通过宁波日报公布后,短短一个月内吸引了四五千名学生报名。李发敏回忆当时的盛况:“省文化厅拨款9万元用于振兴甬剧,当时我们的招生条件是小学毕业学历,年龄在13岁以下,要经过三轮比赛,学生要现场唱歌、表演小品。老师会当场拿出一张白纸,让学生对着白纸编故事,或哭或笑。最后录取的只有23人,其竞争激烈的程度比如今的公务员考试还厉害。”
如今甬剧的顶梁柱如王锦文、虞杰等就是当时招进来的,沈瑞龙至今还记得,王锦文当时是陪着一个同学来考试,自己并不想考,但沈老师看她眼睛大大的,很有灵气,就让她当场唱了首《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结果一唱就被选中了。
甬剧艺训班对学生们进行了唱念做打的全面训练,当时甬剧还没有自己的系统性培训教材,是专程从上海、杭州请来京剧、越剧老师进行训练。李发敏说:“拉韧带时,孩子们痛得大哭大叫,连路都不会走了,王锦文年纪最大,她强忍着不叫,但眼泪却不停往下流。走身段、翻跟斗时,动作稍不到位,老师就拿着器具打过来。”正是在这样严格的磨砺下,学员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王锦文回忆道,当时老师们虽然上课很严格,可在台下,却把学员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80班排演的第一台大戏就是《借妻》,学员们上台时最小的只有11岁,最大的也不过17岁,可是《借妻》一亮相,就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赢得了满堂彩,在天然舞台连演两个月,此后又在农村连演五六十场。小演员们当时就睡在学校、寺庙里,老师们像父母一样照顾孩子们,小演员们一下台,老师就给他们擦身子、烫衣服、打铺盖,生怕孩子们累了病了。
甬剧艺术培训班在上世纪80年代培育的演员们撑起了甬剧历史的半边天,艺术影响力从《借妻》一直延续到《典妻》。沈瑞龙说:“《典妻》和《借妻》虽然剧情、唱腔大不一样,但演员身上的那种艺术韵味却是相通的,王锦文的抬轿、回家等片段,就有着深刻的《借妻》烙印,由此可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是关系到一个剧团、一个剧种的兴衰。”
沈瑞龙、李发敏表示,目前甬剧团招生门可罗雀的景象令人担忧,“甬剧要传承发扬,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培养新的人才,让甬剧的人才培养、剧本创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借妻》到《典妻》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但我们更希望,《典妻》之后甬剧艺术能更上新台阶,获得新辉煌。”记者 王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