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数了下,阳台上共挂着15双袜子,其中9双是裤袜,这是不是预示着宁波的冬天来了!”宁波江北区网友“素宁一直很喜感”是一名时尚爱美的女子,几天前,她在微博上用“裤袜”这个她最爱的装饰品之一昭示着“宁波的冬天来了!”
近来一条有关“男童洗澡爱盯浴霸两月后失明”的微博更是在网上引发热议。仅@宁波日报(新浪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就有上百条。很多网友看后表现出恍然大悟:要注意了、好吓人啊、警惕……诸如此类的评论不绝于耳。
冬天来了,裤袜、浴霸、火锅……这些物件开始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但你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吗?冬季生活中还有哪些误区是我们平时忽略的呢?
误区一:衣服穿得越多越紧越保暖
像网友“素宁一直很喜感”一样,在寒冷的冬天仍希望通过穿衣展现自己美丽动人身姿的女性不在少数。为了抵御严寒侵袭,长筒靴、紧身高领毛衣、贴身裤袜、厚外套等齐上阵。
宁波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朱可奇表示,很多人认为,冬天衣服裹得越紧越厚越暖和,其实不然,衣物如果过紧,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阻碍,反而不利于保暖;衣物如果过多过厚,会因热量大,致使皮肤血管扩张,从而增加了散热,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
那冬季如何“穿出健康”?有没有一个穿着的标准呢?
网上近来有一个号称“冬季穿衣法则”的微博特别火:厚羽绒服9℃,薄羽绒服6℃,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等。若当天温度为22℃,那么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就是: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啦!
这个“穿衣法则”由于有量化标准,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受到众多网友追捧,很多人甚至把它奉为冬季的“穿衣宝典”。
网友“o0Jamie0o”就说:穿衣法则!太实用了啊!终于知道冬天咋穿衣服了。网友“Jelly-宗”则模仿广告词,用诙谐的语气称:有了这个法则,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乱穿衣服了!
当然,也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宁波网友“joyce自留地”就表示:像哈尔滨零下15℃,怎么穿?照这个理论,估计把上面提到的这些衣服都穿上还不够。
对此,“穿衣法则”的“发明”者———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副主任医师桂晓春说,她的这套穿衣法则是从女儿身上实践得来的。但她也承认,穿衣法则也要因人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朱可奇也认为,人的体质不同,没有所谓统一的“穿衣法则”,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是很有道理的,冬天天气逐渐转凉,衣服应该一件件增加,而不是一下子就套上很厚的衣服。一般来说,老人衣着应以质轻暖和为宜,年轻人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低,应以保暖为主,但切忌捂得过厚、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