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这下连对手都不能评论了
“俱乐部官员、教练员、球员,未经俱乐部批准不得随意接受媒体采访”,“接受媒体采访时需本着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回答问题,不准公开发表对主办单位、裁判员及对手的评论”———这是新赛季篮协下发的媒体手册中的新规定。
虽然本报记者还没有拿到手,但与大连同行交流后得到了证实。
难怪!前天想采访宁波赛区篮球宝贝,其负责人却小心翼翼地表示最好记者先跟俱乐部联系沟通好再来采访。当时还感觉人家架子大呢,现在看来是错怪他了,架子大的原来是中国篮协。
篮协的架子从上赛季就开始摆起来了:要求媒体记者在采访比赛的时候,必须提前24小时预约,就连客队跟队记者都要如此。当时就引起吐槽一片,没想到本赛季还要变本加厉。
事实上前一条规定倒也罢了,大不了跟俱乐部主管混混熟争取多批准采访机会。后一条规定实在匪夷所思,主教练、球员接受采访时连对手都不能评论算什么事?阿的江经常评论说“对手今天打得很不错”,显然也属于违规言论。这下都不知道以后我们稿子该怎么写了。
CBA的采访环境一直不尽如人意:文字记者席高高“挂”在看台,摄影记者背心时常不足,球馆连宽带都没法保证……一直不见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而关于如何限制如何管理的规定却越来越多了。
“篮协的人根本就没想着要服务媒体,或许根本就是希望我们少写点稿子,少报道吧。”这位大连的记者的话倒是和《体坛周报》副主编杨毅不约而同,后者在微博中说:“CBA媒体服务的主旨就是希望最终让所有媒体都不再采访CBA了,就服务到家了。”记者 朱尉/文 胡龙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