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
实现“五大核心功能”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自2007年10月9日向国务院申报设立,到2008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仅用了138天的时间,创造了保税港区申报工作的新纪录,也创造了“梅山速度”。
随港区建设一起上马的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建设也继承了“梅山速度”,大踏步地向前推进。从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主体单位宁波梅山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园区内已经落成了2个大型仓库,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全部出现了“爆仓”的情况,根本无法满足梅山保税港区的吞吐需求。
二期仓库的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3家大型仓库预计年底能够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仓库被预定走了。
据了解,物流园区到港口码头只距两三百米,极大方便了作业人员的出行。作为整个港区的核心功能区,也依托港区的区位优势,远期要形成包括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理货、配送、多式联运、货运代理、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基本服务。以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五大核心功能”来构成保税港区的主体支撑。
说到梅山岛自规划建设保税港区以来的发展情况,负责物流园区工作的尹国庆连用几个“没想到”来形容。他说,梅山岛在2008年以前真的可以用“不毛之地”来形容。谁能想到,4年后的今天,一艘艘千吨级的货轮停靠在港口,一个个标箱从这里过关,一条条疏港公路通车,一座座连港大桥架起,在梅山这片土地上,正在以“梅山速度”缔造一个个以服务港口物流业为核心的“梅山奇迹”。通讯员 石莹 陈岚
■相关链接
千万元扶持资金撬动6亿多元投资
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要求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2009年3月份,国务院明确将宁波确立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2011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4.33亿吨,10年年均增幅全球第一;
天时、地利、人和,宁波物流业发展占得先机。2011年,宁波运管处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作出了“做大做强物流业”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
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是第一位的。2011年,全市交通物流扶持引导资金实现补助3000万元,带动扶持项目计划投资6736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2328万元,补助资金带动实际投资达到48倍。
效果也是最有力的证明。据统计,扶持企业营业收入相比2010年有了明显增长,特别是交通物流基地类企业,随着部分道路、仓储、停车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投用,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入驻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达到260多家,营业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00%。其次是城乡配送物流类企业,随着乡镇农村货运站网点的完善,企业经营范围有了较大拓展,营业额普遍有了25%以上的增长。
为了巩固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实际效果,2012年3~5月,宁波运管处在全省率先对2011年度交通物流资金扶持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通过一系列的测算和考评,如果未通过者就要收回扶持资金。这样“硬碰硬”的举措,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宁波人的务实和高效。
今年,宁波运管处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符合要求的每辆挂车在原补助基础上增加1万元,补助试点企业物流扶持资金190万元,较去年增加26.7%。重点企业、项目扶持加上技改资金补助,宁波运管处物流资金扶持达到3000万元。这不仅是一笔资金,更代表着该处撬动宁波物流发展潜力,启动“物流航母”再升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