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沈华坤)记者昨天从市农办了解到,原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兰江街道筀竹、冯村、沈湾等村,在市、街道两级的扶持下,通过与地处城郊的兰墅桥村联建物业项目,去年每个村新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朗霞街道杨家村则利用紧邻中国裘皮城的有利条件,通过建设裘皮加工基地和积极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这是我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几个实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逐年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着力优化政策引导和扶持的方向。从2007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经济薄弱村的转化扶持和村集体经济开发项目的补助奖励,2010年起,这一专项资金追加到2000万元。今年开始,我市每年还将安排30亩土地指标专门用于经济薄弱村发展物业经济,同时通过市领导联镇带村、机关部门联系薄弱村、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村企结对帮扶等举措,帮助村里联系项目、落实资金,大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近5年来,全市共下拨财政扶持资金近6000万元,扶持有明显带动作用的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138个,每年增加稳定收入1800多万元。
我市还以财政统筹减轻村级负担,村实职干部报酬由市、镇两级财政统筹支付,退职干部实行生活补助,严格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化解不良债务。同时,市、镇两级财政还每年划拨1.2亿元,专门用于村级环境保洁、绿化养护和经济薄弱村办公经费补助。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引导各村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凤山街道永丰村借助临近中国塑料城、高铁新城的区位优势,通过建造物业大楼,年增加房屋租金收入400多万元;南部山区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开发了丹山赤水景区、四窗岩漂流、浙东小九寨沟等一批旅游项目,目前入股旅游项目的村共有9个,每个村平均年分红可达10万元。
我市还以强化选贤任能、考核奖惩、典型引领等手段,激发村干部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去年,全市279个村(社)年集体经济总收入和总资产分别达到15.1亿元和47.4亿元,我市被列为全省首批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和村级“三资”管理示范县(市)。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