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从开创特教中国样本 到特殊学校纷纷涌现

实行“送教上门” 给特殊儿童多一份关爱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2月08日 09:29   【 】 【打印
0

  姜山镇送教团队来到林高峰家中与其过生日。 薛丛川 摄

  核心报道

  2010年9月,在日本长崎召开的特殊教育国际交流会上,宁波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被誉为创出了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2011年,镇海、北仑、宁海、象山四地的培智学校建成并招生;今年,鄞州、象山、慈溪等地又进一步推进特殊儿童教育工作,对区域内不能上学的儿童实行“送教上门”。宁波对义务教育段适龄残疾儿童的教育力争全覆盖。

  现场>>> 残障儿童家中圆上学梦

  雨淅淅沥沥地一直下着,给人带来丝丝寒意。放置在走廊角落的沙发上盘坐着的林高峰也静静地聆听着雨水与地面的敲打声。一群人叩门出现,令他眼前突然一亮,迎面而来的亲切的呼喊声,让他咧开嘴笑。

  “老师们来看你啦!”七位年过花甲的退休女教师们带着书本和玩具,上门给小林上课来了。

  “经过我们仔细摸索排查,我们发现林高峰因为重度残疾不能到校接受义务教育,所以我们安排老师上门送教。”鄞州姜山镇中心小学校长毛剑东告诉记者,考虑到教授小林需要一定的师资、时间以及经验,学校委托姜山镇退休教师协会发动退休教师参与送教活动。

  号召一经发出,就有徐静珍等7位退休教师报名参加,年龄最大的陈美珍老师已经有70岁了。她们都想继续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但这次,她们教受的对象与以往并不一样。

  小林的家人告诉记者,小林一出生便带有身体以及智力上的残疾,虽然现在已经有12岁了,但身高体重不及还在上幼儿园的弟弟。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小林又患有先天疾病,小林与外面的世界交流并不多,也鲜有玩伴。所以送教的老师一来,他显得很兴奋,像家里的主人一样,招呼大家坐下。

  “小孩子脑子还是有些清楚的,如果多加交流与沟通,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围坐在圆桌边上,小林好像特别喜欢徐静珍老师,不时冲她笑笑,摸摸老师的脸颊。

  “今天是送教的首堂课,所以7位老师都来见见小林,以后根据课时安排,每位老师自行来小林家中送教。”姜山退休教师协会送教团程兆其会长说,为了让小林以及他的家人对帮教团队产生亲近感,继而萌生乐学感,帮教团队先从“送礼、关爱”开始,特意将今天送教的日子定在小林的生日这一天,还给他买了一个大蛋糕、玩具和书本。

  小林的母亲说,之前家里从未给小林办过生日。

  在生日蛋糕的烛光前,小林略带害羞。 姜山镇中心小学校长毛剑东表示,下一步将针对其本人生理、心理特点,开展人性化、渐进化服务,让其逐步适应生活;在教学方法上则以哄玩为主,逐步开发其认知潜能,进行“10”以内的有关知识训练。

  据鄞州区教育相关负责人介绍,区里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残疾儿童,分别采取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式。力争做到义务教育段6~15周岁的适龄残疾儿童教育的全覆盖。

  进程>>> 给特殊儿童多一份关爱

  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实现义务教育段教育均衡、公平的重要体现。一直来,宁波在这方面也做着不懈的努力。

  2010年,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用她20年对特殊教育地恒爱坚守,艰难创立了一份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赢得世界的赞誉和口碑,同时也打响了宁波特教事业的品牌。

  2011年,镇海景和学校、宁海县培智学校、象山县培智学校、北仑区阳光学校四所培智学校新建而成,招收特殊儿童,宁波市教育局还予以每年100万元的补助。

  针对特殊儿童的残障情况,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对轻度残疾儿童,实行随班就读;对中度和部分重度儿童通过特教中心接受全日制教育或送省、市特殊学校就读;对于重度和多重度不能上学的儿童,则实行“送教上门”。

  在宁波达敏学校“送教上门”这面先锋旗帜的引领下,今年年初以来,北仑、鄞州、慈溪、奉化、象山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文件规定,要对区域内的重度残障而导致不能正常上学的适龄儿童进行排摸,依托当地义务段学校或者是特教学校,对其实行“送教上门”。

  宁波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如“星星之火”之势,在全市迅速深入开展起来,力争对适龄残疾儿童的教育一个不落,实现全覆盖。  薛丛川 顾燕波

  又讯 12月6日,海曙区特殊教育社会工作服务点在达敏学校揭牌成立,服务点将为达敏学校和随班就读的学生家长提供自我情绪管理的指导和精神上的支持,还通过社会工作者,争取到社会上更多的资源,为孩子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渠道。(池瑞辉)

编辑: 郭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