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报》
笔者有几位收藏旧报刊的朋友,因为《1942》的热映和由此引起的广泛反思,使得笔者对当时旧报刊中的“1942”充满兴趣。让笔者惊诧的是,一位朋友收藏的南阳民营报纸《前锋报》在这场亘古未有的灾难中坚守媒体良心,发出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呼声。
《前锋报》地处河南一隅南阳,且属民营性质,创刊于1942年元旦,宗旨为“仗义执言,为民前锋”。这份有着当地“大公报”之称的报纸,在1942年河南大饥荒中,表现了极为可贵的惊人胆识。冯小刚执导电影《1942》的公映,再现了70年前发生在河南大地上的灾情、民情、悲情与感情。然而,即便狷狂如冯小刚,也未敢将历史罅隙里的某些细节再度还原。人们所看到的,毕竟只是那场大饥荒中一个经过善意肢解并有所掩盖的剪影,更多的真实史料只有从当时的档案资料中去追寻。从这一点上,《前锋报》的一篇篇报道真实记录和还原了那段历史。
《前锋报》报道大饥荒,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当时《前锋报》的社长李静之,一个是李蕤。作为一个地方民营小报,在当时新闻缺乏自由的背景下,他们都表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远见。在1942年7月灾象初成之时,该报就发表社评《赶快作防灾的准备》,指出“必须有备,才能无患”,并提出了防灾的主要办法。紧接着,又刊发了《灾象已成,迅谋救灾》的社评,呼吁社会关注救济河南灾民。
彼时,李蕤并非《前锋报》记者,而是在河南印书局编印《新儿童》刊物。出于媒体人的敏感,李蕤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写了一篇长篇通讯《无尽长的生死线》,但因国民党封锁消息,多家报刊不愿刊载。1943年2月19日、20日,《前锋报》连载了这篇通讯,社长李静之亲自写信邀请李蕤为特约记者,派他深入灾区考察,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披露翔实的灾情。
于是李蕤告别家人,踏上了灾区采访的征程。他对灾情最重的偃师、巩县、郑州等地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实地考察,白天考察,夜晚伏案写作,寄到《前锋报》。李蕤发表在《前锋报》上的系列通讯有《喑哑的呼声》、《走出灾民的“大聚口”》、《风沙七十里》、《从巩县到汜水》、《惊人的“古董集”》、《雨天绝粮记》、《“死角”的弦上》、《友情的巨手》、《灾村风景线》等有力篇章。后来《前锋报》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取名《豫灾剪影》几张发黄变脆的报纸,收藏起来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录和媒体良心,它不仅记录了那场大灾难中的苦难和命运,也记录了人类面对绝境的选择和抗争。
刘英杰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