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奉化 正文

奉化:2012这一年,多少温暖萦绕我们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2月31日 09:55   【 】 【打印
0

今日话题:今天是2012年最后一天。回顾这一年,我们的身边发生了许多事情,有的令人高兴,有的难免伤感,当然,还有很多温暖的事。譬如,本报聚焦的帮助桥下老人回家,长隆员工无私捐助患病工友张晓钰,社会各界救助慈林“姐妹花”,“独臂校长”龚金川县江救人……这些事温暖大众,触动人们的心灵。本期会客厅,让我们一起回顾2012年发生在奉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温暖事。

主持人:张夏珍 方 叶

本期嘉宾:

蔡宣军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龚金川 城东小学校长

江义达 奉溪出租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毛洁芬 公司职员

“一米阳光” 网友

“民生会客厅”交流平台:QQ群(日报民生会客厅)—64640581,热线电话88987777,88974599,奉网论坛http://bbs.fhnews.com.cn/报料热线版块。欢迎读者向我们提供“民生会客厅”的话题。

温暖事件回顾

主持人: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报曾报道过的几件温暖事。

事件一:送桥下老人回家

2011年12月,已是寒冬。本报新闻热线接连接到市民来电,反映有位老人露宿在新村桥桥下已有段时日,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老人的安全让人担心。本报非常重视这一情况,记者来到桥下找老人,给老人送去食物。附近居民也给老人送去棉被、衣物等,并希望尽快帮助老人回家。由于言语不通,加上老人的精神状况有些问题,记者和城管队员虽百般劝说,老人始终不愿意离开桥下去救助站。在多次接触后,老人开始信任记者,通过反复听录音和联系,终于确认老人的家在新昌县下蔡岙村。最终,在记者的联系和市里有关部门及新昌县公安、媒体的努力下,今年2月16日,老人的哥哥来到奉化接老人,市救助站和记者一起把老人安全送回家。

事件二:长隆员工救助工友张晓钰

今年3月,在长隆集团工作的贵州籍员工张晓钰被确诊鼻咽癌,住院治疗费用需10多万元。正当张晓钰一家一筹莫展时,长隆集团的领导和员工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得知张晓钰的确切病情,公司副总经理王荷娣第一时间让公司财务部垫付现金5万元,作为张晓钰前期的治疗费用。治疗一段时间后,长隆公司又发出倡议书为张晓钰募捐。4月10日,长隆公司的广场内,捐款的人排起了长队,王荷娣带头捐款7000元,爱心款共达到105000元。

事件三:社会各界心系慈林“姐妹花”

萧王庙街道慈林村余继宏一家本是幸福美满的,但厄运两次降临这个家庭。2008年大女儿被确诊糖尿病后,今年5月,9岁小女儿又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几年的求医问药,已让余家一贫如洗。6月,姐姐余聪美的一封求助信被发布在论坛上,引起了本地媒体和市民的热切关注。在媒体的报道下,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宁波和周边市县的热心市民也加入到爱心队伍中,你500元,我1000元,短短几天就筹集到爱心款15多万元。7月初,姐妹俩带着众多好心人的祝福去往上海,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他们近况如何

主持人:桥下老人、张晓钰、慈林“姐妹花”,他们曾深深牵动了市民的心,他们的近况如何?过得好不好?

揪心:桥下老人又出走了

从新昌县下蔡岙村党支部书记唐贤君处得知,前些日子,桥下老人又从家里出走了。唐书记说,老人有精神病史,老人回家后,当地民政局和镇政府共同出资送老人到嵊州一家医院治疗了3个月。10月回家后,老人断了药,精神状况又变差,前不久,老人和哥哥发生冲突离开了家。唐书记无奈地表示,老人没有子女没有钱,加上犯病时有攻击性行为,养老院和医院均不愿意收留,如何保障他的生存权利成了一个难题。

高兴:张晓钰正在逐步恢复中

拨通张晓钰的电话,传来的声音洪亮有力。张晓钰说,10月他结束了放化疗,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目前在家休养调理,身体正在逐步恢复中。他表示,等身体康复后,他还要回到长隆上班。听起来,真替他高兴。

欣慰:两姐妹病情稳定

余聪美的妈妈说,多处求医问药后,目前两个女儿的病情比较稳定。大女儿在上学,小女儿在家休养。目前他们一家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医药费,现在两人加起来每个月要花费1万多元医药费。值得高兴的是,两人病情稳定,精神不错,这也让余爸爸和余妈妈稍感安慰。

社会需要正能量

主持人:我们身边的这些温暖事,带给你什么触动?有什么话想说?

蔡宣军:奉化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的地方,奉化人富有爱心,助人为乐的风气比较浓,这是不断涌现好人好事、温暖故事的社会土壤。同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建立健全新时期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力求打造公民思想道德新高地,取得了较好成效。

龚金川: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曾得到不少帮助,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后来我长大成人,特别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之后,常想如何能帮助学生,让他们更茁壮成长。所以说,好人好事传递的是一种温暖,是一种正能量,希望身边有更多温暖事,希望彼此更多一些关爱。

毛洁芬:桥下老人的遭遇,让我心酸又温暖,老人这么大年纪还出门流浪十分可怜,但他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又让人欣慰。现在很多人都说社会越来越冷漠了,人越来越自私了,但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温暖事,让我感觉身边的好人还是不少。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这种个人的力量传递出去,让社会充满温暖。我们不妨从关心身边人和身边事做起,让身边的人先温暖起来。

江义达:我们的社会需要这些温暖的事。作为服务行业,我们也组织司机学习龚金川的先进事迹,也一直努力着把正能量传递给大众。据初步统计,今年,我们把20多部手机、10多只皮包还给乘客,其他拾金不昧的事情也常常发生。公司还加入了义工队,专门成立了爱心基金,平常也会参加一些捐款活动、慰问老年人等。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更美好,最终受益的还是每一个人。

“一米阳光”:独臂校长的故事确实很感人,我没有想到这样感动的故事居然就在我的身边发生了。但是静下心来想想,其实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传递着这样的正能量,小到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无偿献血,大到资助贫困学生、救助困难群众,传递这些正能量的正是我们最最平凡的普通人。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不能光靠那些草根英雄,更多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社会普通大众的参与和新闻媒体的弘扬。帮助桥下老人找到亲人,像热心网友的每一次关注、每一次转播、每一次评论,都能让更多的人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善良,都是一次正能量的传递。

主持人的话——

回顾发生在奉化、发生在身边的这些温暖故事,就像每年看到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一样,内心会升腾起一种温热的情愫。这些故事诠释是一种大爱,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在人们之间相互传递,相互感触,社会就会更加温暖与和谐。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