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实验中看到海带出现了起泡、分层、掉色等现象。
记者 张全录 文/摄
“菜市场买来的海带,水里放了一晚上,第二天一炒,成了一团浆糊,海带脱皮、掉色,还分层,夹层中流出黏糊糊的胶状物。海带也能造假?”前天,市民李女士给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来电诉说自己的疑虑。
读者报料 好好的海带炒成一团浆糊
李女士告诉记者,海带是她从白鹤菜市场买来的。因为女儿爱吃海带,她经常去菜市场买,但之前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前几天,李女士从菜市场买回海带后,当晚没来得及炒,就放在淡水里浸泡着。可第二天炒菜时,李女士发现,海带抓到手上后,会在手上留下绿色的表皮。再摸一摸,海带表层起了好多泡,用手一捻,海带会分层,从中间揭开,夹层中有许多浆糊状的黏稠物流出来。
李女士闻了一下无异味。于是她将海带下锅了,不曾想,一下锅,海带就黏成一团了。胶状物经过加热后变得异常黏稠。
“从小在海边长大,吃了近40年海带,从没碰到这样的情况。”李女士疑惑不解,希望记者给予解答,“是造假的海带,还是染色的?海带这么便宜,值得这样做吗?”
记者实验 两家菜市场买来的海带都这样
根据李女士的指引,记者从李女士所购买的摊位处也买了一些海带回来。之后,记者又从华严菜市场买来一份海带,两份海带均放入水中浸泡。
经过一夜浸泡,记者对比发现,两份购自不同菜市场的海带,均出现了如李女士所说的情况:起泡、掉色、分层,释出胶状物,只不过,比李女士所买的海带出现的状况略微轻些。用鼻子闻一闻,并无异味,而下锅一炒,一样会黏成一团。
海带脱皮、掉色、分层,就说明是造假吗?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海带一斤4元钱,长得和海带类似的、可以拿来扮成海带的东西,都比它贵,谁会傻到造假?
既然没有假海带,那么“脱皮”又是怎么回事呢?
随后,记者联系到一位从事10多年海带养殖的渔民,他告诉记者,脱皮其实是因为海带不新鲜,已经被“泡囊”了。在菜市场里,很多摊主都是泡在水里待售的,这样不减少分量,可如果一天卖不出去,就可能将海带泡涨了。如果顾客带回家,没有及时食用,继续用水泡着,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专家提醒 长期浸泡会破坏海带内部细胞导致变质
养殖户、摊主所言是否准确呢?昨天,记者就此咨询了国内最具权威性的藻类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研究人员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优质海带如果不经加工或经过简单的切割加工后,用水浸泡一至两天是不会出现诸如掉色、分层以及胶状物释出等情况的。市民所遇到的情况,或许是与海带加工过程中自身的细胞结构被破坏,或海带质量不够好有关。而要下定论,需拿实物进行鉴定分析,但可以确定的是,海带造假的可能性并不大。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从事海洋藻类研究的杨锐博士告诉记者,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切割后的海带长时间浸泡在淡水中,内部细胞会吸水涨裂,从而出现起泡的情况。
起泡后,海带因内部膨胀,就会出现分层、掉色,夹层中流出的胶状物其实就是褐藻胶。出现上述情况的海带特别容易变质,最好不要食用。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买质量好一点的海带,二是尽量不要长时间浸泡。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