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宁波大学教授王礼立作为第一完成人,凭“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王礼立教授介绍,这个“应用基础性研究”进行了30年,前后有30多位科技专家、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
项目的应用不单单在桥梁安全性及工程爆破上。鸟撞击高速飞行中的飞机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上世纪80年代末,王礼立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承担了运七、运八、运十等国产飞机机型的相关实验和理论分析,为国产飞机的首次出口和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王礼立1934年生于上海,原籍宁波。幼年时王礼立靠着外婆家的接济生活。1956年大学毕业后,王礼立进入刚刚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事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在钱学森所长、郭永怀副所长的直接带领下,与谈庆明、邵丙璜等几个年轻人一起参与了中国爆炸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探索开拓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王礼立从大西北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为了追回十年文革所损失的时间,继续开拓和发展中国冲击动力学研究,编写完成了《应力波基础》。这本综合论著阐述了应力波基本理论研究。钱学森看到《应力波基础》后给王礼立的信中写道:“您经历了二十年的艰难困顿,这正是祖国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走弯路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像您这样的许许多多有志之士,付出了代价,才换来了今天的正确方针、政策!您对祖国有贡献!”王礼立在回信时写下这样几句话以谢钱老的勉励:“悠悠逆境心不移,昭昭赤诚志更坚。不怨半生多磨练,唯喜中华春满园。”
在教学工作中,王礼立注重教育学生全面成长。他喜欢和学生谈学问,谈思想,谈生活,谈人生体会。在谈怎样做学问的同时,他经常跟自己的学生强调:要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人;即使处于逆境中也不能失去指向,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今年,王礼立教授已79岁了,在回顾这个项目的进行过程时,他说出了自己最大的感触:“基础研究太重要了。这需要一个团队团结合作,还需要我们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太不容易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