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郑哲敏院士在月湖植银杏树时的留影。 资料图片
记者 沈莉萍 徐文燕 通讯员 徐黎黎 王国英
昨天,一位88岁的老人登上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他就是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郑哲敏院士。
郑哲敏出生在山东,“根”却在鄞州章水镇郑家村,是全国102位甬籍院士之一。郑老的母亲则是章水镇崔岙村人。当年宁波邀请他来参加甬籍院士宁波行。郑老就曾说:“阿拉外婆家在崔岙村,里面有木板床……”
上个世纪80年代后,郑哲敏常回家乡寻根问祖,非常关心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发展。他健谈、乐观、幽默的性格让与他有过接触的宁波人印象深刻。
昨日下午,受宁波市委、市政府委托,市委人才办、市科协代表家乡人民向他寄出了贺信,祝贺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始终未忘自己是章水镇郑家人
“中午一打开电视,看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是我老乡,我还见过他几次,顿时感觉非常激动。”昨天,鄞州章水镇郑家村村委会主任郑海明一接到记者电话,就兴奋不已。
“按辈分,我管他叫伯伯。他读书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家人回到郑家村,避难一年多时间。当了院士之后,宁波方面请他来过好几次,他每次总要抽空到老家来看一看。还总是说:‘我是郑家人。’”
在郑海明的印象中,这位伯伯不仅和蔼可亲,还很低调,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位大科学家。
郑哲敏的祖屋早年已经分给当地的居民居住。但每次来,他都要在老房子前拍照留影。他最后一次回老家,是在六七年前,正是三四月份春茶上市的季节。临走时,村里送他两盒新茶,他当宝贝一样地带回了北京。
去年四月份,郑哲敏院士的学生们还专程来到郑家村,协助拍摄中国十大科学家的电视剧纪录片。
年事已高的郑老先生身体如何?老家人比较惦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表示,郑老现在不仅身体健朗,思维清晰,还能每天坚持半小时走路。
其父亲是名诚信严谨的成功商人
郑哲敏的父亲郑章斐出生在宁波章水镇郑家村,自幼家贫,念书不多,但聪明勤奋,16岁时到上海打拼,从学徒做起,最终成为经营亨得利和大光明钟表店的合伙人,分号遍布全国多地,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尽管崇尚实业,但其对教育的重视,让郑哲敏的少年时期的学业始终没有荒废。
郑哲敏小时淘气,贪玩,曾因“黑板”英语一词太长而拒学。一直到小学5年级,有了自然课程后,他开始对书中飞机的各种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的热情从此变得高涨起来,读了很多书。后来各门功课都十分优秀。
1938年,受当时济南的局势影响,郑老举家回到宁波,当时他15岁,住在宁波鼓楼的一条巷子里。他的父亲还带他到全国多地旅游,开阔眼界。194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联合大学录取。
郑章斐作为一名成功商人,诚信、老实、严谨等做人的信条也一直影响着郑哲敏的兄妹。他家兄妹6个,都读了大学,全部从事医疗或科教工作。
郑老非常关心宁波的教育
上个世纪80年代,宁波大学成立时,郑老还专程来过。之后,郑老对宁波大学力学学科的建立给予了很多支持,而从这以后,郑老跟宁波的联系就频繁起来。
1999年9月14日,第三届海内外宁波同乡联谊大会暨宁波籍院士、专家“科教兴市”恳谈会。3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6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校长、教授、专家应邀出席会议。
郑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爱乡之情,为家乡的科教兴市战略献计献策:“高等教育是宁波的薄弱环节,宁波在发展高等教育中,不要一味求全,而应结合宁波实际,办几个有特色的学科,然后进行专业延伸。”
2003年4月,郑老先生又来到宁波大学作有关的学术报告。出于对郑老的感谢,郑老80岁生日宁波还专门发去贺信。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