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前夕,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庆安会馆)举办了“宁波妈祖文化与会馆文化”陈列活动,并邀请周边社区居民举行小书法家送春联、越剧折子戏演出、少儿书法国画展等活动。类似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春节期间在宁波城乡随处可见,宁波博物馆春节长假七天接待观众73000人次;中山广场文化庙会四天迎来5万观众;海曙为群众送上网络拍客大赛、八馆联动文化走亲、民俗旅游专题书展、名家送春联、书画结对成果巡回展等120余项系列文化活动;江东、江北以街道社区为阵地,组织“红红火火过大年”、元宵民俗等系列活动;鄞州、镇海、北仑、余姚、宁海、象山等地也通过广场汇演、文艺戏曲巡演、电影展映等形式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近年来我市把文化民生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内涵,着力推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调查显示,近三年我市群众对本地文化生活满意度均在85%以上,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指标位居同类城市前列。
据了解,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了完善的经费投入机制,对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经费财政全额供给;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高雅艺术演出、“天然舞台”以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越剧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为让城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我市还大力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近五年我市累计投入近50亿元建成约四公里长的“三江文化长廊”,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宁波书城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镶嵌在三江六岸;全市11个县(市、区)都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其中一级文化馆9个、一级图书馆8个。乡镇(街道)实现了综合文化站达标全覆盖,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站均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95%以上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建成村落文化宫近2000个、社区文化宫310个。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同时公共电子阅览室也在全面推进中。依托日臻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我市率先在全国探索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目前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和综合博物馆均实现了“零门槛”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已成为政府的重要民生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目前,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直通到居民的家门口、村民的田畈头,全市农村、企业、社区、校园、广场文化活动每年举办5000多场,举办各类公益培训3000多场、各类公益展览300多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海曙区的“家门口”特色文化系列活动、江东区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江北区的“星期六·相约老外滩”、镇海区的“雄镇大舞台”、北仑区的“海享大舞台”、鄞州区的“天天演”、余姚市的“周末文化”系列活动、慈溪市的全民读书节、奉化市的广场文化活动、宁海县的农民文化艺术节、象山县的中国开渔节等还成为特殊的文化品牌。(记者王 路)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