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鄞州 正文

鄞州惠民村:红色小村,古道幽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2月24日 07:47   【 】 【打印
0

  1360级石阶古道

  【指路】从宁波市区有238公交车到高桥镇,换乘647路公交经大隐镇至惠民村。或者从宁波西站乘坐到横街镇的中巴,再换乘经爱中村至惠民村的中巴。

  【简介】惠民村,隶属鄞西横街镇,是新中国成立后以革命烈士郑惠民命名的村庄。据村中老人介绍说,这一带原因山深林密、人迹罕至而兽蛇横行,曾称为“獠舍”。明末清初,邻近的慈溪王家坝、郑浪桥村人在此狩猎砍柴,发现这里可耕可居,携家定居,遂称为“寮舍”。后来简写为“了舍”。村中主姓郑、毛、王,原以山林农耕为业,村中有人口近500户,由于当年仅一条1360级上山古道通到山村,故村人曾经过着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隐士式山居生活,一晃过去数百年,传承了十几代。

  古道 一千三百格

  为了寻访一座古村,坐车行进盘山公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这一次却别有一番滋味,一圈圈的盘山公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而此时慢慢地起雾,越往上,雾就越浓,山石、林木,都处在一片乳白色的雾气中,犹入仙境。好不容易达到了山顶,雾气氤氲中,山中的小村才显露真容,这就是鄞西横街镇惠民村了。

  惠民村村民大多姓郑,刚到村口,我们就遇到了70多岁的郑大爷,看到记者一行人,就十分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起村子的历史:数百年前,他的老祖宗是慈溪郑浪桥人,当时这块山上草深林密,没有人居住。有一次砍柴饿了,发现树林中挂着一只饭包,还有热气,以为是吉地,举家迁此,搭树草为房,又名“寮舍”。之后,山下接胜村的毛氏也迁上山来开山种田,由此繁衍生息,人口越聚越多,并逐年开铺石步阶,形成了现在的1360级石阶古道,故“寮舍”又称“一千三百格”。石阶路曾经是通往惠民村的唯一通道,几百年来,人们肩挑背扛,辛劳至极。

  听到这里,记者不由得想起在山下看到的一条蜿蜒曲折的古道,沿溪而上,古道宽一米有余,一路上山泉淙淙,溪潭相间,两边竹林蔽日。一眼望上去不见尽头,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一千三百格”了。

  年轻的村委会主任郑航海告诉记者:“如今,这条古道已被评选为‘宁波十大文化旅游古道’之一。惠民村位于山顶,而翻过山,就是被誉为‘浙东九寨沟’的白岩溪,山下有文物保护点‘狮子潭摩崖题刻’,还有风景如画的双溪口水库,吸引了许多城里人前来观光。”可以见得,这座古村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村子 因烈士命名

  原来的“寮舍”为何会改名叫惠民村呢?正是因为村中出了一位革命烈士郑惠民。

  郑主任带着记者来到郑惠民烈士故居。沿着石阶往上,全村房屋建在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房基大多砌石成墙,甚至悬空立柱而建,全村几乎找不到一块像模像样的平地。郑惠民烈士故居是一所四合院式的百年老屋,烈士的弟弟和弟媳尚在。正在吃中饭的二老都已年过七十,放下筷子与我们聊了起来:“过年以来,亲朋好友来看望我们的有五六拨,有宁波城里来,有象山来的,十分热闹,我们住在老房子里,并不寂寞。”

  谈到郑惠民烈士,老人捧出了兄长的一张遗像,不由得陷入回忆中:郑惠民虽出身贫寒,却很有志气,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东山乡乡长。1945年,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郑惠民留守四明山根据地,任地下党政治交通员。两年后,一次去山北执行任务,遇敌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他宁死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同年9月15日被敌人枪杀,年仅27岁。  

  2001年,村口新建了“惠民亭”,六角形的凉亭日夜守望着巍巍群山和翠碧如画的惠民村。村中千余村民无不敬仰这位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寮舍子弟。

  戏台 回忆旧时光

  岁月如梭、往事如烟,曾经的历史痕迹并未在村中消逝。尤其值得一说的,就是村口一座占地约600平方米的“接胜庙”。庙边的那条石阶小路曲曲折折、绵延而下,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野花,在风中依然精神抖擞。

  在昔日寮舍村几乎与世隔绝的年代里,不少村民把旦夕祸福、生老病死寄托于庙中神灵,常有戏班子在戏台中上演三皇五帝、人间美丑的往事,于是不管村人上山下山,不管有事无事,接胜庙中总是香火缭绕,人气不衰。因此,这座请名匠建造的古戏台,虽已历百余年沧桑,但仍保存完好。在寮舍岗村中新民居的簇拥之中,古戏台依然保持精致而厚重的风姿,在一片雾气中,歇山顶的翘角如鹤立鸡群,傲然矗立于庙院中心。

  屋顶下的古戏台宽、深各4.8米,台面高1.5米,三面雕花护栏。戏台上方挂着“印月台”牌匾,两侧各雕蛟龙,双龙戏匾,活灵活现;台柱上方正面一对倒挂狮子,侧面一对俯翔的凤凰,玲珑细腻;台柱上书楹联,“休言旧调翻新调,可笑今人学古人”,令人玩味。

  一说起古戏台,村中的古稀老人喜形于色:“数十年前,过年时,余姚的一个农村剧团在村里做戏,一场大雪,山路受阻,就住在村民家中,戏白做,饭白吃,村民过足十多天的戏瘾。”可如今,这座古戏台却变得寂寥起来,平日都是空荡荡的,鲜少有人踏足。但是,接胜庙依然是村民心中的精神寄托,也依然守望着这一方净土。

 [1] [2] 下一页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