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分钟时间,冯棋远就捏出个面塑小龙来。
面塑需要技巧,更需要专注力。
指导老师孙铮逞用手语给同学们上课。
冯棋远给和好的面调色。
冯棋远今年16岁,是宁波聋哑学校901班的学生。他生活的世界很安静,可是他的“面塑”世界,却热闹非凡,五彩斑斓。
面塑艺术是用面粉经过加工,塑造成各种艺术作品。如今,冯棋远是全校捏面塑最出色的一位学生。
走进宁波聋哑学校的面塑制作室,如同一个“面塑工厂”,靠墙的一张长桌上,摆满了捏好的面塑作品,大大小小的人物,古灵精怪,栩栩如生。冯棋远正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作新的作品。先倒上几两普通的米粉,再加入少许糯米粉,和上白糖、油以及水,用手不停揉捏,最后加入各色广告画颜料,放入器具中蒸一下,如此,用于制作面塑的各色材料就完成了。
“面塑前期工作主要是和面与调色,和面和得好不好会影响到往后的制作难度。调色也要注意分寸,色调要调得饱和,这样做出的作品才出彩。”面塑课指导老师孙铮逞说。
利用刚刚制作好的材料,不到10分钟时间,冯棋远靠着几根手指动来动去,就捏好了一个造型可爱的面塑小龙。
冯棋远对面塑制作,已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周五下午放学,他都会向老师要一些制作材料,在家还坚持练习捏面塑。他创新能力很强,有一次,他给家里一个损坏了的闹钟穿上面塑卡通“衣服”,新颖而独特。
其实,在学习面塑方面,聋哑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聋哑学生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他们的专注度比正常人高很多。”老师孙铮逞说。
前几天,冯棋远和同学们一起,在老师带领下,走进海曙南塘社区,开展便民服务。刚摆上工作台,那些形象逼真的面塑作品便吸引了不少居民,事先准备的80多件作品很快赠送一空,大家都赞不绝口。
面塑课是宁波聋哑学校的特色课,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面塑这一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聋哑学生有一技之长。据介绍,目前,学校有230多名在校生,其中50多名学生选报了面塑课。
记者 毛信意/文 记者 刘 波/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