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斥资2000万元从美国“捡漏”国宝

花2000万从美国拍回 朱熹唯一大字行草深藏慈溪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5月25日 08:12   【 】 【打印
0

  斥资2000万元从美国“捡漏”国宝

斥资2000万元从美国“捡漏”国宝
空阁

  {1}

 

斥资2000万元从美国“捡漏”国宝

  朝

  幽

  桂

  {2}

 

  {1}朱熹《秋日告病斋居诗卷》截图(局部)

  {2}朱熹《城南唱和诗卷》(右)与《秋日告病斋居诗卷》对比

  昨晚6:45,央视四套《国宝档案》播出了朱熹两幅传世书法名作《城南唱和诗卷》和《秋日告病斋居诗卷》。其中《秋日告病斋居诗卷》纸本手卷竟出自慈溪资深书画藏家黄柏林之手。

  “慈溪农民”家藏稀世珍宝

  朱熹传世大字行草《秋日告病斋居诗卷》手卷,收藏于黄柏林慈溪逍林镇林西村的家中。

  “买古代书画,只要吃不准的,就去问黄老师。”这位“黄老师”就是黄柏林。可见其在宁波乃至全国书画收藏圈的名气。就连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收藏机构也曾邀请他去鉴定国宝级的中国古画。

  在收藏界,他不仅是收藏大家、鉴定大师,还写得一手好字。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黄柏林有如此之高的鉴定和书法水平,并非经过系统学习。在进入收藏圈之前,他只是一位土生土长在慈溪的农民。

  记者亲往黄柏林家中拜访,只见看似普通的民宅内,古色古香的陈设、珍贵藏品及其亲手所书作品相映成趣,院内一株500年历史的梅树,清雅无比。

  在其书房,记者目睹了《秋日告病斋居诗卷》真容。纸本手卷横1018厘米,纵34厘米,每行1至3字不等,共存60行120字,卷首有残损,并有五幅名人题跋,分别为:俞焯、叶衡、程养全、叶公回、祁隽藻所题,后有许汉卿观藏题记。

  珍宝入手后,黄柏林开始了近2年时间的潜心钻研和多方考证,并将自己考证所得,形成文字,被最具权威性的《中国文物报》以整版刊登,让业界专家和藏家啧啧赞叹。

  在考证文章末尾,黄柏林发自内心感叹:“此煌煌巨作卷,传承脉络清晰可靠,流传有序,证据凿凿,文章至此,非用自断,善鉴者观之,必有公论也。”

  拍价比心理预期低6000万

  黄柏林告诉记者,这幅稀世珍宝是他3年前从美国一场拍卖会上花了2000万元拍回的,与启程前8000万元的心理价相差甚远。

  “捡漏”的机会非常偶然,因行程遥远,很多心仪的中国藏家都未亲自前往,而是电话委托竞拍。

  黄柏林和几位朋友则早早就飞到目的地。经历了30多年收藏的他,此次势在必得。

  由于现场大多数竞拍者是外国人,或许对该手卷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因此举牌并不踊跃。反而是电话竞拍异常火爆,中国藏家已快打爆电话。

  当报价为2000万元的时候,意外出现了———电话真的被“打爆了”。不知是打的人太多,还是线路出了故障,委托电话打不进来了,而现场又只有黄柏林一人举牌,拍卖师无奈落槌,最终售价定格为2000万元。

  就这样,一件珍宝被他以低于心理预期6000万元的价格拍下。“如果电话不出问题,照那样争抢的态势,价格过亿都有可能。”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黄柏林依然感到太幸运。

  朱熹唯一传世大字行草

  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殊不知,这位理学大师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但朱熹晚年卷入朝廷之争,程朱理学被斥为“伪”学,时人纷纷销毁其艺术真迹,以致留存于世的朱熹作品十分罕见。

  南宋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写道:朱熹善行书、草书,尤擅大字,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但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

  谁能想到,800多年后的今天,宁波人黄柏林为这位大儒作品的流芳百世做出了贡献。

  故宫博物馆研究员金运昌对这幅《秋日告病斋居诗卷》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这是朱熹行草大字作品中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并且长达10米,十分难得。作品中最小字也有六七厘米,笔力苍劲老辣,行书大方,笔体险峻。”

  金运昌进一步点评道,这部诗卷是朱熹自己亲自所作,饱含真情实感。后来抄录给得意门生,不会拘泥于字的好坏,是直书胸襟的性情之作。

  来历·故事

  南宋初年,51岁的朱熹到江西做地方官。这年夏秋之际,地方发生大旱灾,朱熹为抗灾忙碌一个多月,累倒了,只好请几天病假。在家休养期间,他想起几位老朋友劝其莫再留恋官场,及早退隐,于是动情作了《秋日告病斋居诗》。恰巧,他最得意的弟子董铢来看望他。于是,他就将这首诗抄录给董铢。记者鲍云洁黄银凤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