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桥梁、码头、船闸……记录大运河宁波段的前世今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23日 07:17   【 】 【打印
0

 

  大西坝

  大西坝

  传有和尚“掷瓦传诗”给张苍水

  大西坝位于鄞州区高桥镇大西坝村,它是沟通西塘河和姚江的咽喉,也堪称“浙东运河上的甬城门户”。

  大西坝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一个“掷瓦传诗”的传说。“张苍水抗清失败,由水路从宁波押至杭州,行至大西坝附近时,有一和尚‘掷一瓦于舟’。”我市文保专家王介堂介绍说,“瓦上裹了一张纸,大意是说要守住气节。”

  古时,在外江和内河、咸水与淡水的交汇口,多建有阻咸蓄淡的水利工程———堰坝。“构筑堰坝之后,航运因之截塞,古代就在堰坝上设车坝,使船越过堰坝得以续航。”像此类人力车坝,“50多年前,我还在东钱湖一带见过。”如今在宁波却不多见了,只是在大西坝依然能看到旧时的车坝留下的痕迹。

  宝庆《四明志》上记载:“西渡,望京门西三十里即西坝,通慈溪路。管堰洪子存管一十八名,月支和雇钱二贯文;牛畜原额八头,每月支草米钱一贯文;索缆,月支三贯文……”可见,早在宋代,官方就已出钱雇人拉纤了,“而从人数来看,当时的西渡已经相当热闹了。”

  大西坝又叫“蓝公渡”。王介堂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去大西坝考察时,还见一碑,上书“蓝公渡”三字,嵌于一残墙内,“看上去像是明代石刻”,如今这碑恐怕已经找不到了。

  大西坝曾是大运河宁波段上的重要渡口,热闹了千百年后,随着陆上交通的崛起而渐渐归于沉寂。早年,渡口带动了南来北往的客,为方便客商歇脚,曾建有三座凉亭。如今,村庄里还遗留着上凉亭和中凉亭,其中还可体味“暂寄足乎欲行且止,请息肩矣少住为佳。雨夕风晨也堪托足,南来北往到此问津”的字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