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摸六株:老祖宗对种水稻立下的规矩 如今渐渐被淡忘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23日 08:02   【 】 【打印
0

  过去,宁波人称种田人为“摸六株”。其实,“摸六株”是老祖宗对种水稻这一农活立下的规矩:插秧插六株、耘田耘六株、割稻割六株。“摸六株”要干的农活,多是苦活累活。

  插秧插六株。插秧前,先得从秧地里把秧拔起来一把把捆好,再挑到耙平整的大田边,抛给插秧的人去插。插秧的人先拉好种田绳,一般两人一条绳,两米宽,像参加赛跑的运动员一样,在各自的“跑道”中开始插秧。有首插秧诗这样写道:“低头便见水中天,手把青苗插田里,六株秧苗分均匀,退步原是向前进。”有道是“插秧不用学,只要随脚落”,插秧时脚不要拔起,脚后跟要往后拖,两脚要拖成两条小沟,人站在田中弯腰,拿起抛入水田的小捆秧苗解开,左手拿着一把秧苗,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迅速从一把秧苗当中“分秧”(一小撮一般6-7根苗),然后将秧苗迅速插入土中。初学时一排六棵秧苗从左到右插,左脚沟左边两棵,两脚沟中间两棵,右脚沟右边两棵,分苗要均匀,横直株距要相等,还要随时看前面插的秧苗直不直。插秧熟能生巧,掌握插秧技术后能左右开弓,加快插秧速度。浅水插秧,深水护苗,一块田秧插满后,开始放水护苗,大地就这样被一块一块地绣上了绿色。

  耘田耘六株。耘田是水稻作业的日常管理,耘田前先要把田水放光,否则“大水耘田一摸光,前头耘过后头荒”。田要耘三遍,“头耘精、二耘深、三耘平”。耘田要脱掉长裤,高挽衣袖,双膝跪入淤泥之中,经常被蚂蟥叮出血。耘头遍田要精细,稻秧刚移入大田不久,秧根还浮而不实,发现浮在上面的秧苗,必须十分小心地用双手扶苗,使其真正入泥;看到粗细不匀的秧苗,要做好“分粗补细”的工作;必须将稗草拔掉,因为稗草根系发达,会吸收土地中养分,将稻苗挤垮。耘二遍田时,稻根泥土稍有点硬,所以说“二遍要挖深”,促进稻苗分蘖;这时稻株之间杂草始长,把挖起的杂草折揉成草团,塞入淤泥中,腐烂成肥,“一团草就是一把谷”呀。耘田最辛苦的要数第三遍,这时稻苗已长得强壮,将“怀孕”抽穗,稻叶似利剑,一天耘下来双手双腿均被稻叶割得红肿,疼痛难忍。如果耘田耘得不好,稻田将出现“三层楼”:上层杂草、稗草超过水稻,中间是稻,下层是密密麻麻的杂草,抢走了地中养分,稻谷自然就长不旺,影响产量。

  割稻割六株。割稻的专用工具俗称“沙尖”,形如新月,长约六寸,刀口开有细密的锯齿,置短木柄握手。割稻左手捏住稻根以上的部位,右手把“沙尖”伸往稻根处,然后用力一拉,稻秆和稻根就分离了。割稻和插秧一样,每行割的也是六株,但插秧是从左插到右,而割稻却是从右割到左,割下来的稻要有序地放在一边,堆放整齐,一般每四行稻放成一堆,以方便打稻的人。在烈日下,弯着腰割稻十分辛苦。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采用拖拉机、插秧机、割稻机,代替了人工耕种、收割,早先水稻管理中的耘田农活也已消失,“摸六株”渐渐被人们淡忘了。□郑毓岚

编辑: 郭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