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修理工50岁为治病开始晨跑 57岁跑进国际马拉松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25日 06:49   【 】 【打印
0

57岁修理工3年4次跑进国际马拉松

戴海明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时的情景。 董美巧 摄

每天清晨6点,在镇海城区大西门路自来水公司门口,总会准时出现一位老人的身影:简单几个热身运动过后,他迈开腿,甩开膀子,踩着有节奏感的步子往前跑去……

7年来,除了恶劣天气,这位被其他晨练者唤作老戴的人,几乎一周5次长跑,每次都是1万多米。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老戴从50岁开始晨跑,后来专练长跑,已经跑进了国际马拉松赛场,而且成绩还不错。

50岁,为治病开始晨跑健身

凌晨5点,许多人还在酣睡中,一位老人,习惯性地从被窝里坐起来,穿衣,换上跑鞋,洗漱,然后走出房门。

6点,老戴已站在了自来水公司的门口。这里是他每天晨跑的起点。只见他迈开大步,昂着头,沿着聪园路、沿江路一路往前跑去。

老戴名叫戴海明,今年57岁,是镇海公交公司的一名修理工。据他说,他进行晨跑,起初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减轻病痛。

原来,腰椎颈椎疼痛、肩周炎等职业病曾困扰戴海明多年。一到天寒,肩周炎等便开始发作,时间一长就连带大脑一起痛。跑了多家医院,经过不断针灸、药物治疗,收效甚微。

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体育锻炼。2007年,他开始尝试去爬镇海招宝山。经过一段时间的登山训练,戴海明的身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

随后,他每天顺着沿江路进行三四公里的跑步锻炼。这样坚持下来,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肩周炎不犯了,头痛没了踪影,饭量增多了。

52岁,一周5次长跑10公里

沿路的居民早已习惯了老戴的身影,一路上不断有人和他打着招呼。大家能看出来,这几年下来,老戴的脚步越来越轻盈,身子越来越结实,气色也越来越好。

老戴的家在后大街西长营弄,自来水公司就在他家斜对面。起初,他的晨跑仅限在后大街、大西门路、聪园路这一带。随着身体素质的增强,他慢慢顺着聪园路可以跑到江边了。

渐渐地,晨跑成了他的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老戴联系上镇海长跑队,从此,在队长姚永达的带领下,他开始正式练习长跑。

在姚永达队长的带领下,他的跑步路线越拉越长,从每天三四公里到10公里左右。平常,他从自来水公司门口出发,经聪园路、沿江路、招宝山大桥下,再原路返回,一周5次。

有时候嫌路线不够长,他从自来水公司门口出发后,沿镇骆路,跑至329国道与镇骆路交叉口,再返回镇海住地,来回20多公里,用时2小时左右。

由于修理工是“做一休一”的工作性质,老戴的锻炼时间有了充足的保证。他把目标瞄得更高更远了。

55岁,跑进国际马拉松赛场

据老戴说,他除了在比较平坦的跑道上锻炼,还经常有意识地到坡陡崎岖的山路上去磨练自己。从镇海至澥浦泥螺山,从镇海过江至北仑凤凰山,到处留下他的脚印。

就在那时起,老戴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令许多年轻人都难以企及的目标: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

2011年12月4日举行的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终于让老戴的梦想成真:早晨7点,伴随着一声发令枪响,老戴和数以万计的选手出发了。

1小时40分,老戴跑完20公里。2小时30分,到达了35公里指示牌。这里,是选手们拉开距离的最后关卡,也是人的运动极限。

当时,老戴感到两腿酸软、膝关节疼痛加剧,腹中的饥饿感增强,几乎精疲力竭。不过,他没有放弃,强大的意志力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接近终点时,他使出最大气力全速冲刺。时间终于在这一刻定格:“3小时14分28秒”。掌声、欢呼声拥抱着他。当他手捧组委会授予的奖牌和证书时,兴奋得像个孩子!

据老戴说,这次马拉松比赛后,他还参加了2012年在杭州、上海举行的两次比赛,还有今年4月在扬州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

虽然成绩多在200名以后,但对于50岁才开始长跑的老戴来说,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他告诉记者,只要跑得动,这个兴趣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董美巧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