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六不”预防溺水
告诉孩子哪里是禁区
每年的七八月是溺水高峰,而发生在宁波的溺水事件,多为外来务工者或他们的子女。由于受生活条件限制,自然水域成为他们解暑的胜地,加上普遍缺乏安全意识,成为溺亡事件的高发群体。
溺水的过程非常短暂,几声短促而无力的呼救声过后,鲜活的生命就将离我们远去。几个放假在家的孩子自行结伴下水游泳,救助不当,甚至会引起群死群伤的连环溺亡事件。
江浙一带多水,尤其是像宁波郊区的野河或者水库,少有护栏。这些地方往往成了吞噬小生命的“魔窟”。
家长要看管好自己的子女,给他们灌输不单独去水边玩耍的意识。对于稍大的孩子,不能让他们单独外出游泳,市区像甬新河(市区段和鄞州段)、姚江(绕姚江公园周边地带)、日湖(深水区)、月湖等,还有周边大大小小的水库,水情复杂,容易发生意外。
据统计,从溺亡事故发生的时间上来看,外来务工者发生溺亡事故,一般发生在晚上下班或晚饭之后;而放假的学生,一般在午饭后下河游泳,意外也集中在这段时间内发生。
教会孩子向大人求助
在古林镇溺水的小赵尽管有母亲陪同,可最终还是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一幕。
各位家长们请注意,孩子在水边或水里玩,要时刻注意看管,包括水池、温水池、澡盆、水桶附近;不要离开孩子,因为当你去接电话,或与别人聊天时,危险就有可能发生。更不能让小孩单独去游泳。
去年7月21日下午4点多,8岁的男孩唐英杰在东钱湖水上乐园游玩时被排水管吸走,丧命。无论是小区泳池或者公共泳池,家长都要查看排水口,要让孩子远离泳池排水口。因为排水口有强大的吸力,容易使孩子发生意外。
另外,在水中不要吃东西,因为孩子有可能被呛噎。
特别提醒的是,家长要告知孩子,遇见有人溺水,一定要大声呼救,并向110、119、120求助,千万不要自己冒险施救,以免酿成次生伤亡事件。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