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一红二黑三白”中排位第一的“红”就是鹤顶红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7月14日 08:04   【 】 【打印
0

  古玩奇珍鹤顶红

  鹤顶红

  古人用审美的眼睛,将大自然中所有精致绝妙的存在都会用来装饰生活。在以珍禽异兽遗物为材质的古玩杂项中,有“一红二黑三白”之说,“黑”即犀角,“白”即象牙,那么排在第一位的“红”是什么呢?可能收藏圈里多数人会一头雾水。其实,所谓“红”就是鹤顶红。

  当然此鹤顶红绝不是武侠小说中无色无味、见血封喉、牵机断肠的稀世毒药,也不是仙鹤的头顶红冠,而是产自东南亚热带雨林的盔犀鸟的头胄部分。令人惊叹的是一般的鸟类头骨皆为中空,无法雕刻,而盔犀鸟的头胄部分为实心,且外红内黄,质地细腻,易于雕刻,堪比象牙。盔犀鸟的头胄之所以被称为鹤顶红,并非因出产地命名,而是东南亚潘属国作为贡品进贡的头胄,无人知晓该鸟形态,便将其冠以“仙鹤”之名。恰因古代文官朝服之上多有以“仙鹤”为图案,这种“官居一品”、“指日高升”的寓意便自然赋予其中,取其色泽红艳之故,故称鹤顶红。

  鹤顶红质优色美,内黄外红之头骨剖下来经过打磨雕琢,可制成鼻烟壸、皮带扣,雕刻小动物或山水人物艺术品。尤其直接雕刻于其头部的精巧雅致雕刻品,形态美妙无比,非一般雕刻所能媲美。在2007年纽约佳士得的春拍上,就有一只寸许齐白石作鹤顶红“一品仙鹤”鼻烟壶,成交价超过了65万元。

  收藏者只见制成品未见盔犀鸟,所以在许多明代著述中多有以讹传讹将其作为“仙鹤”。最早见过并具体描述其形态特征的是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根据其所著《瀛涯胜览》有云:“鹤顶鸟大于鸭,毛黑胫长,脑骨厚寸余,内黄外红,俱鲜丽可爱。”相较于《瀛涯胜览》中对其他珍禽异兽的精彩描述,马欢对“鹤顶鸟”着墨不算特多,可能是因为想象中“仙风道骨”的仙鹤与现实差别太大的缘故吧。

  明代并不是鹤顶红传入中原的最早时期,虽然现在没有实物验证,但从诸多典籍中还是可以看出鹤顶红早在元代已传入中国,但广为国人所知则是郑和下西洋之后。因东南亚各国多以鹤顶红为贡物,故典制记载中不仅在贡国下列出,且还规定了正式的回赐价格,这已经相当于实际意义上的贸易。朝廷的官员多用于制杯、腰带等以资赏玩。明中叶后国力渐渐减弱,出产国不再进贡,因而更加贵重;至清初实施海禁政策,与产地贸易断绝。

  鹤顶红因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文化价值成为拍场上竞相争夺的对象,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各大拍卖会上的鹤顶红雕件,每件均以估价五倍乃至十倍的价格成交,升值潜力非同小可。这自然也引起了造假者的关注,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高仿的鹤顶红,实为树脂或者犀角之类混合物,藏家一定要多加辨认。

  曾见到过一枚鹤顶红原骨雕件,虽然在色泽上比不上一些传世的鹤顶红雕件,但正因如此,或可以证明此物为珍品鹤顶红,而非赝品。该鹤顶红头胄之上为浅浮雕,雕刻者利用材料的正面以独到的慧眼和高超的技艺,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雕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画面。整个画面的巨龙、飞爪、云纹、龙头刻画极其复杂,细致而生动,表现出精巧娴熟的技法。

  □刘英杰

编辑: 杜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