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宁海“乱弹” 一批珍贵的老戏剧手抄本被发现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7月28日 09:13   【 】 【打印
0

宁海乱弹 灰烬深处有余温

左边是80岁老艺人金余明,右边是收藏手抄本的金兴良。他们正在演《打太庙》。

宁海乱弹 灰烬深处有余温

80岁的金余明一开嗓,声音遏云绕梁。

宁海乱弹 灰烬深处有余温

金兴良(左二)和金余明一起整理手抄本。

宁海乱弹 灰烬深处有余温

保存下来的乱弹手抄本。

宁海县桃源街道下金村,80岁老人金余明缓缓走来。他瘦骨嶙峋,略微驼背,穿着白色泛黄汗衫,手摇蒲扇,跟村里的其他老人没什么区别。可是他一开嗓,眼睛透着光,腰背也挺直了,一句“自幼儿舞双刀名扬四海”,高亢激越的声音便遏云绕梁。

他唱的是“宁海乱弹”的传统剧目《薛刚反唐》。坐在古戏台里纳凉的老人,微张着缺了颗门牙的嘴,手里的蒲扇也不摇了,静静地谛听。

说起“乱弹”,现在的年轻人大概最先会联想到“乱弹琴”,很少有人知道,“乱弹”其实是对一种地方剧种的统称。

浙江曾是乱弹的天下,有绍兴乱弹、浦江乱弹、温州乱弹、台州乱弹等。宁海从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建立县制,在1957年前,都是隶属台州地区管辖,所以宁海乱弹沿袭于台州乱弹。

宁海乱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衰落,近30年没有再登上舞台演出。最近一段时间,为了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老剧种,宁海县文广局逐村排摸,在一些老艺人的家中,发现了一批珍贵的老戏剧手抄本。

30年前的记忆被泛黄、破损的手抄本渐次唤醒。

1  鼎盛:吃肉吃三层,看戏看乱弹

80岁的金余明,是目前宁海乱弹民间艺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曾经历了宁海乱弹最兴盛的时期。

说起宁海乱弹的诞生,金余明也记不清了,他进剧团的时候,宁海乱弹已经存在很久。那时,宁海有各种规模的乱弹戏班上百个。乡间一些较大的村落都会组织一个戏班,以唱平调、山坑调和乱弹为主,俗称“昆高乱”。

1958年,24岁的金余明被招进了下金太岙剧团。当时,剧团请来了宁海城关的刘品山老师,刘老师口传身教,唱腔一句一句地教,云手、踢腿等基本功也手把手地教。

乱弹的演员普遍年龄偏大,并没有像京剧、昆曲那样需要从娃娃开始教起,因为乱弹入门并不难,学习周期一般在半年。如果一年还没学成,那只有跑龙套和打杂。

金余明是自豪的,不是每个进剧团的人都能上台登演,也不是每个上台演出的人都能演主角。音色洪亮的一般演花脸,吐字清晰的一般演小生,嗓音雄浑稳重的一般演老生。金余明嗓音穿透力强,他扮的是花脸。

宁海乱弹的剧目一般都是武打戏,强调戏曲武功,表现儿女私情的内容极少,主题多是歌颂精忠报国,最后以大团圆结局。正因为如此,乱弹艺人以男艺人为主。金余明回忆,当时一个剧团四十几个人,女艺人只有5个左右。而且她们演的角色也不太重要,多是一些花旦、彩旦、老旦。

农闲的时候,尤其到了正月里,金余明和其他乱弹艺人就忙起来了。宁海全县各村都会请他们去唱戏,周边的奉化、象山、余姚等地也会邀请他们,有时候还会互相争抢。虽然报酬很少,大多数时候只是好酒好菜的犒劳,但这种上台表演的愉悦感、被人需要的感觉,金余明如今回想起来都是美妙的。

那时候,能上场的演员功底都不会太差,但总有疏忽出错的时候。而村民们对剧情和唱念做打都是了熟于胸的。曾经有一个乱弹演员,因为烟瘾大,演出前一根接一根地抽,上场前,妆扮好了,他还要再来一根,结果上场时忘了戴假髯,众人一看就知道他出错了,起哄要求罚戏一夜,剧团就免费再演一夜的戏。

如果没有出错,且演得出彩,村民们就会再花钱请他们唱两夜。奖赏和惩罚都是为了听戏,由此可见,当时的村民对乱弹的喜爱之深。正如俗话说的:吃肉吃三层,看戏看乱弹。

2  没落:渐渐隐退在村落荒野里

宁海县文广局副局长徐培良说,乱弹的伴奏乐器与传统的戏曲一样,有文场和武场,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乐曲两类,武场用大锣、大鼓、大钹,粗犷有力的唱腔配上喧闹的锣鼓点,整个场面的气氛一下子闹猛起来。

很多乱弹戏班不是只会演乱弹,还会兼演越剧和平调,但往往是上半场越剧唱得正酣,观众却在台下起哄,要求演员唱乱弹。相比柔情似水的越剧,激越高亢的乱弹更适合宁海人的欣赏习惯。一旦乱弹开腔,观众没有中途离场的。

现任宁海县委外宣办副主任的陈云松说,小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听说晚上有剧团到隔壁村演出,家里总会炒好南瓜子,抓一把放口袋里,扛着小矮凳,跑十几公里以外去看戏。可是过了几年之后,有了电视机,大家就都窝在家里看电视了。

下金太岙剧团最后一次演出是在1988年,当年在剧团里扮演花脸的金冬利回忆,那时宁海桑州镇田洋卢大桥建成,请他们演开桥戏。当时演了两天三夜,一共唱了五场戏:《龙虎斗》《庆阳图》《五虎平西》《杨七郎打擂》《闹九江》。

之后,乱弹只零散出现在村里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喧闹吹唱中,再也没有登台演过一出戏,默默沉寂了近三十年。

宁海非遗中心主任章亚萍说,宁海乱弹的隐退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戏曲衰退期的共同原因,影视业等丰富娱乐形式的普及导致各种剧种受冷落,乱弹也不例外;二是唱腔和念白用的是宁海方言,具有地方局限性,传播性不广;三是内容多偏重精忠报国的武戏,不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3  传承:任重而道远

“第一场(桃花上白)惯走江湖为好汉。五湖四海皆英雄。龙潭虎穴自称强,不怕天下硬英雄”。这是乱弹手抄本《桃花山》中的开场白。

当年在剧团里,刘品山老师边讲边唱,剧团里扮演老生的张昌龙写得一手好字,把老师口述的唱念做打抄了下来。

扮演丑角和花脸的金兴良和金冬利保存了这些手抄本,数十年来,他们几经搬家,都不曾扔掉过这些“宝贝”。书页泛黄发脆,摆放在桌上,风一吹,都能化作碎屑四散开来。

保存下来的手抄本一共18本,最早的一本《朱砂球》,写成于1959年,如今封面已经被侵蚀掉一半了,最晚的一本是1981年。它们中的很多都是戏曲的传统剧目:《朱砂球》(1959年)、《双龙会》(1959年)、《梳妆楼》(1960年)、《赐皇袍》(1961年)、《高平关》(1962年)、《庆阳图》(1963年)、《无底洞》(1963年)、《十五贯》(1977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77年)、《桃花山》(1978年)、《闹九江》(1978年)、《李陵碑》(1979年)、《逼上梁山》(1979年)、《双合桃》(1979年)、《反潼关》(1979年)、《狄青比武》(1980年)、《封神榜》(1981年)、《鲍御史失印》(1981年)。

这些剧本,一本可以做一夜戏,一般从晚上7点演到10点,如果观众呼声高,剧本容量大,也有加演到凌晨1点的。

徐培良介绍,宁海县文广局从4月开始组织人员逐村排摸,搜集相关资料,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在桃源街道下金村、桃源街道钱岙村等排摸出了8支戏班连后场共六十几个人的队伍,但完整的建制已经组织不全了。乱弹的复活得到了老艺人们的支持,7月5日至7日,在潘天寿广场举行了宁海县首届乱弹艺术展演。目前,他们正在进行县级非遗项目的申报。“有了戏剧手抄本,剧情和唱词可以复原,给传承工作带来了不少的便利。”

套用《昆曲六百年》中的一句话:“历史像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静的灰烬,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去触摸那个余温。”

■相关链接

相传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南巡时,两淮盐商调集了全国100多个地方剧种在扬州接驾。地方官为便于上奏,将各地剧种分为“雅”、“花”两部,“雅”单指昆腔,“花”即杂,杂即乱,故统称乱弹。宁海乱弹的雏形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宁海乱弹的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等,是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乱弹的声腔有昆腔、高腔、平调以及乱弹中的慢乱弹、紧中慢、二焕、紧二焕、慢二焕、应司二焕、西皮二焕、上字、山坡羊等等。唱词以七言为最多,兼有一定词格的长短句,二、四、八、九、十不等。其唱腔依据角色身份,或高亢激越,或委婉流畅;表演或粗狂奔放,或优雅华丽。

宁海乱弹的角色行当分“上四角”和“下四角”,“上四角”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角”包括外、贴、副、末。在表演方面,宁海的乱弹借鉴了宁海平调的许多表演技巧,有许多绝技,如“双骑马”、“甩火球”、“雨伞吊毛”、“走龙步”等。

记者 陈也喆/文记者 王鹏通讯员 徐培良/摄

编辑: 杜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