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需要两个人相互帮忙才能完成。
“火攻”是最有效的除蜂方法。
摘除马蜂窝后,要用杀虫剂反复喷洒,以除后患。
火场救援,郝润林也是主力。
脱下防护服,郝润林汗如雨下。
整洁的内务,对于眼前这个18岁的大男孩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消防队员们一年中最风风火火的日子又到了,除了应对高温下多发的火灾,马蜂还频频出来“扰民”———马蜂筑巢在哪里,消防队就摘到哪里。
郝润林,18岁,海曙消防大队的消防员。这个来自山东聊城的小伙子,可谓名副其实的“追蜂战士”。
7月24日,全国TOP高温榜上,宁波赫然包揽了前三甲。气象台发布了历史上首个高温红色预警。红色高温预警,意味着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下午2∶23分,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海曙欢乐家园一居户楼顶上有马蜂窝。郝润林一行四人接到指令后,顶着“最高温”马不停蹄地出发了。
这是一个拳头般大小的马蜂窝,呈椭圆形。因为马蜂窝所在的位置消防车无法进入,必须人工摘除。郝润林迅速穿戴好红色防护服,佩戴好防蜂面具,开始“战斗”。
十几分钟后,马蜂窝被成功摘除,郝润林脱下防护服,整个人好似“洗”了一次桑拿浴,湿透了。
“先用杀虫剂喷一下,这几天窗户还得关上,以防马蜂飞进来。”郝润林转身提醒李大妈。
郝润林回忆,去年10月,海曙区假山新村小区内有一个“巨型”马蜂窝,蜂窝在距离地面6米左右的松树上,直径达到70厘米,上面还聚集着一群密密麻麻的马蜂。接到报警的当天下午,他和另一名战士一起,将这个马蜂窝“捣毁”。
据郝润林介绍,马蜂最喜欢在居民楼的阳台外沿、窗台下、树干等位置筑巢,平时如果不仔细看不容易发现,等到发现时,蜂窝已经形成规模,而且很多马蜂窝都是悬空在外,离地面较高,居民很难自行摘除。
平常摘除一个马蜂窝需要五六个人。要做好完备的防护措施,防护服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夏天天气炎热,衣服闷热不透气,一穿上就全身湿透。郝润林深有体会。
“面对蜂窝,下手一定要快。先用杀虫剂将外边的马蜂杀死,再用较大的编织袋将蜂窝一网打尽。如果碰上难以摘除的,我们就会采取火攻。火攻的时候还要注意底下路过的行人和车辆。”小伙子说,凭着这套“快稳准狠”的手法,今年入夏以来,他已经摘除了60多个马蜂窝。
记者张贻富文记者王 鹏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