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了今年7月蚊子的监测数据,根据对宁波六市区的监测,居民区蚊子密度为0.75只/小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三分之二。
居民区的蚊子密度降低最为明显
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生物媒介防制所工作人员介绍说,7月监测到的蚊子总体密度为3.35只/小时。监测点包括居民区、公园、医院和牲畜棚,比去年同期的2.56只/小时有所增加,但比今年6月份减少0.33只/小时。由于今年增加了不少牲畜棚的监测点,所以总的数据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与6月相比还是下降的。
在四类监测环境中,居民区的蚊子密度与去年同期比,减少最为明显,从2.48只/小时减少到0.75只/小时。监测时,工作人员会在小区一楼或者楼道内放上诱蚊灯,从晚上6点开始到早上6点,计算这12小时内,诱蚊灯里共飞进了多少只蚊子。
此外,高温暴晒,也导致露天的各种小水体干涸了,小瓦罐、小花盆、废旧轮胎里的水都蒸发掉了,幼虫随之死去。即使仍残存一些积水,当水温超过35℃,蚊子卵、幼虫、蛹在水里就会停止发育,甚至大量死亡。成蚊要产卵,也没有那么多地方了。但在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居民家中的大水缸里,还是能看到蚊子滋生。
市疾控中心主任技师白勇表示,蚊子变少,主要是因为高温。一般来说,气温达到35℃以上,蚊子也会“中暑”。成蚊不愿意出来活动,而是找些阴凉僻静处躲起来了,这一现象叫做夏蛰,又称夏眠,是变温动物对炎热季节的一种适应现象。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