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一位企业主的生态河道梦:5年砸200多万元研制河道治理设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8月25日 07:24   【 】 【打印
0

  河水发黑发臭,河道淤积堵塞。在你的身边,或许也有类似的河道。但是面对恶劣的水环境,大多数人只是捂着鼻子匆匆而过,抱怨几句。在杭州湾新区庵东镇,却有一位“不务正业”的企业家,为了生态河道梦,展开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过去5年里,他投入200多万元,潜心研制河道治理设备。如今,他的设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完成“2.0版”,设备下水工作后检测数据显示水质明显改善。

  他叫蔡企胜,经营着一家年产值几千万元的密封件企业。2008年的一天,老蔡约朋友一起去八塘江钓鱼。朋友看到江面上一直冒泡,以为可以钓到大鱼,结果却一无所获。老蔡一琢磨,觉得水里的气泡不是鱼吐的,而是淤泥里有沼气一类的气体。“朋友当时不信,我就跟他打赌。”老蔡说,第二天他穿着防水服,用长棍子在淤泥中搅,然后用简易的气体收集装置集气。“收集来的气体味道很重,用打火机一点,竟真的点燃了。”这件事情触发了老蔡的灵感,“我想如果把河里淤泥的沼气抽掉,对水质肯定有改善。”

  当然,这只是促使老蔡走上“不务正业”之路的“引子”。而内在的原因,则是在他的心底怀揣已久的对儿时清澈河道的怀念。“小时候去白沙附近的河里游泳,经常能摸到小鱼小虾,河水也很清爽。”蔡企胜说,记忆中河水清澈、鱼虾欢跃的现象如今已经基本绝迹。“我办企业积累了一点钱,现在是拿出来实现梦想的时候了,也算是做点好事。”

  在正式行动之前,老蔡还开了个家庭民主会议。他向家人交代干这个事情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以及财力,希望家人支持,并建议让儿子接管企业,自己一心一意搞研究。在软磨硬泡之下,他的建议得到了通过。“当时心情很激动,感觉走上了新的舞台。”老蔡说。

  但是做起来之后,他发现一个人远远完成不了这个全新的研发。老蔡虽然有着30多年机械行业的工作经验,可以单枪匹马完成前期的一些材料准备和拼装,但有些环节还是难以招架。于是他把工厂里的一些师傅调动过来,一起研究,还到河道办等单位求教。

  “技术上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学,但是‘只能成功不准失败’的信念一直没变。”老蔡说。3年间投入50多万元之后,河道治理设备的“1.0版”终于完成了。设备工作的大致原理是:通过船体下部的机械手搅动水底淤泥,吸盘将冒出的气体收集,再将气体过滤后导入发电机发电,用于驱动船体前行。“沼气排出后,不仅水质变好,水底鼓起的淤泥也会‘瘪’掉,水下空间也能得到拓展。”老蔡说,而且船体靠电力运行,不会有柴油泄漏等新污染,“可以说是一套全环保的治理设备。”

  在第一次下水工作后,水质检测数据显示,PH值从9.53降到8.87,化学需氧量从52.7下降到45.8,氨氮总量从3.65下降到1.75,各项指标均达到V类标准。兴奋之余,老蔡总感觉这个“大家伙”还有待改进。在此后的两年中,他又投入近200万元研制“升级版”。据老蔡介绍,升级之后,设备不仅个头大了,各项功能都得到了加强。“船体从原来的宽1.4米、长3.5米升级到了如今的宽3米、长10多米。这样行进速度和收集沼气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多年的付出终于结出了果实。眼下,老蔡的设备不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还得到了慈溪市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的一致认可,甚至还有其他省市的企业、政府部门打电话来下订单。但是老蔡说他做这个设备不是为了赚钱,没想过要卖,目前也没法批量生产,但可以考虑小范围的租借或者免费使用。

  黄程 周敏杰 周斌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