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8岁的贺小康,腰板挺直,思路清晰,反应敏捷,但走路略有蹒跚。过去的30年间,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的这位老人洋洋洒洒地写出近百万字的地方史志。这些史志多为东吴镇各村村史,虽然大多不曾正式出版,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各村的历史空白。
“人活一辈子,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传承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我要把自己知道的用笔来告诉大家。”贺小康说。
说起写地方史志,那要追溯到1979年。那一年秋天,贺小康陪朋友去天童寺游玩,一位同事问他:到底是天童寺的历史久还是天童老街的历史久?这个问题一下难倒了贺小康。他查阅了天童乡政府里所有的资料,整整一个星期没能查出个结果。这是一段“缺失的历史”,贺小康觉得自己应该填补这个空白,于是就萌生了写一本天童地方史志的念头。
贺小康把乡里所有的文献资料搬到了寝室的床头,但这些综合起来只是一个个的片段,而且很不全面。他就走街串巷,到村民家里去收集资料。那时天童村民家里有字的东西都被他看了个遍,连族谱也不例外。他还经常邀请村里的长者聚在一起,听他们讲过往的历史和传说,然后相互印证。为了记录这些资料,贺小康用完了十本笔记本。
1980年,贺小康撰写的《天童地方志》问世,是用蜡纸刻写而成。《天童地方志》详细介绍了天童的历史人文、主要的大事,以及近百年来无数个重要节点。
如今,在贺小康的家里放着一个铁皮箱,装着他这30年来所写的史志和笔记。本子已经发黄,史志按照写成的日期摆放整齐,天童村史、勤勇村史、周夹村史……其中,《天童史志》是唯一正规出版的,完成于2010年5月。那几本用蜡纸刻写的史志,都有一些修改。贺小康说,真实是史志的生命,里面哪怕有一丁点的小差错都是无法容忍的。
朱军备朱 东邵志明
图片新闻 | ||||||||||||
|
||||||||||||
|